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偏至
piān zhì

【拼音】:piān zhì

【注音】:ㄆ一ㄢㄓˋ

【结构】:偏(左右结构)至(上下结构)

【简体】:偏至

【繁体】:偏至

字义分解
偏至的解释
词语解释
偏颇而趋极端。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偏至[piānzhì]⒈偏颇而趋极端。⒉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
引证解释
⒈偏颇而趋极端。引《后汉书·独行传序》:“此盖失於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纳用諫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於偏至之谗。”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又或抗往代之大潮,则文明亦不能无偏至。”⒉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引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英雄》:“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蹈扬湖海,一发无餘,是其年短处,然其长处亦在此。盖偏至之诣,至於絶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却步。”
网络解释
偏至偏至,汉语词汇,拼音为piānzhì,有偏颇而趋极端等意思。
综合释义
偏颇而趋极端。《后汉书·独行传序》:“此盖失於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纳用諫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於偏至之谗。”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又或抗往代之大潮,则文明亦不能无偏至。”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英雄》:“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蹈扬湖海,一发无餘,是其年短处,然其长处亦在此。盖偏至之诣,至於絶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却步。”偏至[piānzhì]犹偏极也。《后汉书·独行传序》:「此盖失于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
网友释义
piānzhì偏至--------------------------------------------------------------------------------1.偏颇而趋极端。2.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
汉语大词典
(1).偏颇而趋极端。《后汉书·独行传序》:“此盖失于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又或抗往代之大潮,则文明亦不能无偏至。”(2).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英雄》:“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蹈扬湖海,一发无馀,是其年短处,然其长处亦在此。盖偏至之诣,至于绝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却步。”
其他解释
犹偏极也。《后汉书·独行传序》:「此盖失于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
其他释义
1.偏颇而趋极端。2.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
偏至造句
1.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
2.这一类散文有着思想的偏至和审美的弱化等特点。
3.延安文学“政治决定论”形成过程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出现隔离的本质:对“文学性”理解的偏至
4.延安文学“政治决定论”形成过程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出现隔离的本质:对“文学性”理解的偏至。(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5.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查字典www.chazidian.com偏至造句)
偏至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