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字斟句酌
zì zhēn jù zhuó

【拼音】:zì zhēn jù zhuó

【注音】:ㄗˋㄓㄣㄐㄨˋㄓㄨㄛˊ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字斟句酌

【繁体】:字斟句酌

字义分解
字斟句酌的解释
词语解释
字斟句酌zìzhēn-jùzhuó(1)形容行文吐字细致谨慎,逐字逐句斟酌选定英chooseone’swordswithgreatcare;weighteveryword字斟句酌[zìzhēnjùzhuó]⒈形容行文吐字细致谨慎,逐字逐句斟酌选定。英chooseone’swordswithgreatcare;weighteveryword;
基础解释
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地斟酌、推敲。形容写作或说话的态度慎重。
引证解释
⒈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安老爷説话,只管是这等字斟句酌,再不想一个跑堂儿的,他可晓得甚么叫作名胜!”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结论三》:“所有的发言、报告,都可以拿回去修改,字斟句酌。”
综合释义
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他说话从不随随便便,而是~。
网友释义
字斟句酌意为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汉语大词典
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安老爷说话,只管是这等字斟句酌,再不想一个跑堂儿的,他可晓得甚么叫作名胜!”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结论三》:“所有的发言、报告,都可以拿回去修改,字斟句酌。”
国语辞典
逐字逐句皆仔细斟酌、推敲。形容作文章或说话时态度谨慎。字斟句酌[zìzhēnjùzhuó]⒈逐字逐句皆仔细斟酌、推敲。形容作文章或说话时态度谨慎。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英语weighingeveryword成语解释字斟句酌
辞典修订版
逐字逐句皆仔细斟酌、推敲。形容作文章或说话时态度谨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辞典简编版
逐字逐句皆仔细斟酌、推敲。形容作文章或说话时态度谨慎。 【造句】这篇演讲稿他可是字斟句酌写出来的。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逐字逐句皆仔细斟酌、推敲。形容作文章或说话时态度谨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其他释义
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近反义词
字斟句酌造句
1.我没有参加葬礼,但是我寄送了一份吊唁信,字斟句酌,以表悲痛之情。
2.广博的专业背景、字斟句酌的严谨作风以及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一定能使我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
3.小时候,七夕是一篇懵懂的童话故事;上学了,七夕是一首要背诵的诗歌;毕业了,七夕是一个离别的夏季;现在,七夕是一条字斟句酌的短信,我想和你到白头,不知看短信的你是否会点头。
4.他一生谨慎,说话不能说是字字珠玑,但也都是字斟句酌;为人处事从不刚愎自用,更不会做抱薪救火的蠢事。
5.受到新派史学代表梁启超先生“笔锋常带情感”的熏陶,所以他写《中国史纲》字斟句酌,力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但同时又不让情感超越理智,不以辞害意。
6.为了使文章准确、鲜明、生动,字斟句酌地进行推敲是必要的。
7.他长着古板的尖下巴,古板的直鼻梁,说起话来一本正经,字斟句酌,彬彬有礼,活脱脱一个滑稽的老古董。
8.辩论赛前夕,小刚时常通宵达旦,字斟句酌地整理发言材料,总是那么专心致志,他知道这样正方就可以对答如流,不至于理屈词穷。
9.通过象征、悬念、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气氛渲染、开放性结局这些手段,坡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地在故事中营造出了一种完整统一的神秘恐怖、震撼人心的效果。
10.只有字斟句酌,才华成为好钢。
字斟句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