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常平盐
cháng píng yán

【拼音】:cháng píng yán

【注音】:ㄔㄤˊㄆ一ㄥˊ一ㄢˊ

【结构】:常(上下结构)平(独体结构)盐(上下结构)

【繁体】:常平鹽

字义分解
常平盐的解释
词语解释
唐盐铁使刘晏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常平盐[chángpíngyán]⒈唐盐铁使刘晏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
基础解释
常平盐是唐中叶起政府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方,自行运储食盐待销的办法。
引证解释
⒈唐盐铁使刘晏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引《新唐书·食货志四》:“江岭去盐远者,有常平盐,每商人不至,则减价以糶民,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
网络解释
常平盐常平盐是唐中叶起政府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方,自行运储食盐待销的办法。唐宝应(公元762—763年)以后,盐铁使刘晏既行榷盐法,又仿常平仓制,由政府将盐运到偏远地区储存。当市场上食盐供应不足,盐价上涨时,政府则将所储之盐低于市价出售。以调节食盐供应和盐价水准。以此来弥补商运、商销之不足,并防止商人操纵盐价,从中获取厚利。常平盐的设立,稳定了盐价,官收运销之利,民食和盐税都有保障。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曾在诸路设常平盐局。1935年国民党政府也在淮盐各销地办过常平盐。
综合释义
唐盐铁使刘晏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新唐书·食货志四》:“江岭去盐远者,有常平盐,每商人不至,则减价以糶民,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常平盐[chángpíngyán]
汉语大词典
唐盐铁使刘晏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新唐书·食货志四》:“江岭去盐远者,有常平盐,每商人不至,则减价以粜民,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
其他释义
1.唐盐铁使刘晏仿常平仓制,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当商绝盐贵时,用平价出售,以稳定盐价,称为'常平盐'。后代亦有仿行。
常平盐造句
1.迈上疏,以租庸、常平、盐铁、鼓铸各分于诸司而总于户部,发运使无所用之。
2.常平、盐铁、鼓铸各分于诸司而总于户部,发运使无所用之。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3.常平、盐铁、鼓铸各分于诸司而总于户部,发运使无所用之。(www.chazidian.com查字典常平盐造句)
常平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