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问讯
wèn xùn

【拼音】:wèn xùn

【注音】:ㄨㄣˋㄒㄨㄣˋ

【词性】:动词。

【结构】:问(半包围结构)讯(左右结构)

【简体】:问讯

【繁体】:問訊

字义分解
问讯的解释
词语解释
问讯wènxùn。(1)询问或打听。(2)问候。(3)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问讯[wènxùn]⒈询问或打听。例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咸来问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讯处。英inquire;⒉问候。例彼此见礼问讯。英greet;⒊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英putthepalmstogether(aBuddhistgreeting);
基础解释
(动)①问;打听:~处。②(书)问候:朝夕~。③审问;讯问:连夜~。④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贫僧~了。
引证解释
⒈互相通问请教。引汉刘向《说苑·谈丛》:“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⒉打听。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宋姜夔《惜红衣》词:“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康濯《水滳石穿》第五章:“他已经找有根问讯过,有根答应了,说让社里雇用。”⒊问候;慰问。引《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宋陆游《次季长韵回寄》:“野人蓬户冷如霜,问讯今惟一季长。”何其芳《画梦录·丁令威》:“丁令威引颈而望,寂寞得很,无从向昔日的友伴致问讯之情。”⒋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引晋法显《佛国记》:“阿那律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尊者大目连,汝可往问讯世尊,目连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尊者将至石窟,復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问讯。”《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魏公﹞走不多步,恰好一个法师,手中拿着法环摇将过来,朝着打个问讯。”老舍《四世同堂》八四:“和尚看了瑞全一眼,打了个问讯,走入正殿,去敲打木鱼。”
网络解释
问讯词目:问讯
综合释义
互相通问请教。汉刘向《说苑·谈丛》:“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打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宋姜夔《惜红衣》词:“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康濯《水滳石穿》第五章:“他已经找有根问讯过,有根答应了,说让社里雇用。”问候;慰问。《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宋陆游《次季长韵回寄》:“野人蓬户冷如霜,问讯今惟一季长。”何其芳《画梦录·丁令威》:“丁令威引颈而望,寂寞得很,无从向昔日的友伴致问讯之情。”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晋法显《佛国记》:“阿那律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尊者大目连,汝可往问讯世尊,目连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尊者将至石窟,復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问讯。”《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魏公﹞走不多步,恰好一个法师,手中拿着法环摇将过来,朝着打个问讯。”老舍《四世同堂》八四:“和尚看了瑞全一眼,打了个问讯,走入正殿,去敲打木鱼。”
网友释义
词目:问讯拼音:wènxùn辨析:敬礼法之一。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居安否。《大智度论》卷十载有二种问讯法:若言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若言安乐否,称为问讯心。至后世的问讯,仅为合掌低头。一般所行的问讯法,是以两手相属,曲腰至膝,操手下去,结手印上来,两手拱齐眉,再合掌至胸前。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
汉语大词典
(1).互相通问请教。汉刘向《说苑·谈丛》:“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2).打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宋姜夔《惜红衣》词:“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康濯《水滳石穿》第五章:“他已经找有根问讯过,有根答应了,说让社里雇用。”(3).问候;慰问。《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所以垂意甚备。”宋陆游《次季长韵回寄》:“野人蓬户冷如霜,问讯今惟一季长。”何其芳《画梦录·丁令威》:“丁令威引颈而望,寂寞得很,无从向昔日的友伴致问讯之情。”(4).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晋法显《佛国记》:“阿那律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尊者大目连,汝可往问讯世尊,目连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尊者将至石窟,复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问讯。”《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魏公﹞走不多步,恰好一个法师,手中拿着法环摇将过来,朝着打个问讯。”老舍《四世同堂》八四:“和尚看了瑞全一眼,打了个问讯,走入正殿,去敲打木鱼。”
国语辞典
询问。问讯[wènxùn]⒈询问。引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⒉问候。引《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清河孝王庆传》:「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⒊佛教徒合掌问候的礼节。也作「闷信」。引《敕修百丈清规·卷六》:「问讯开示毕,众散,归寮药石。」《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连忙收掩经卷,立起身向前问讯。」
辞典修订版
询问。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问候。《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清河孝王庆传》:「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佛敎徒合掌问候的礼节。《敕修百丈清规.卷六》:「问讯开示毕,众散,归寮药石。」《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连忙收掩经卷,立起身向前问讯。」也作「闷信」。
辞典简编版
询问消息。 【造句】亲友们得知大哥即将学成归国,纷纷前来问讯。
其他释义
1.互相通问请教。2.打听。3.问候;慰问。4.僧尼等向人合掌致敬。
近反义词
问讯造句
1.就见小老道打问讯“无量佛,天已经快晚了,施主这时来有事吗?”。
2.仙剑山庄问讯赶到的时候,村里存活的不足十人了。
3.请各位乘客到问讯处领取茶点招待券。
4.至沌口,云“当问讯安西,暂泊黄金浦。
5.问讯约莫进行了近两个小时,苏眉见宁晓凡神色疲惫,而问讯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也就结束了问讯
6.他显得很慌张,对于法官的问话答非所问,使证词问讯进展得很不顺利。
7.两个警察把周家强带去问讯,其中一个很年轻的指着一张椅子让周家强坐下,然后自己坐到桌子后边,冷着脸对周家强道“姓名?”。
8.人靠衣装,费混没穿铠甲,而是一袭青色道袍,杀气不在,透出一股仙气,闻言一笑,单掌问讯,说道“山野散人,云游天下而已,这位小哥不知能否行个方便……”。
9.电脑打开,打字机电源接通,录音机待机,问讯准备工作很快完成,陈大队和小吴这时也分别端坐在长条桌后。
10.一位常打问讯电话的市民抱怨说。
问讯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