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归并
guī bìng

【拼音】:guī bìng

【注音】:ㄍㄨㄟㄅ一ㄥˋ

【词性】:动词。

【结构】:归(左右结构)并(上下结构)

【繁体】:歸併

字义分解
归并的解释
词语解释
归并guībìng。(1)合并。(2)并入。归并[guībìng]⒈合并。例把卖酒菜的钱归并起来。英puttogether;addup;⒉并入。例这个工厂归并到另一个工厂里去了。英incorporateinto;mergeinto;
基础解释
1.把这个并到那个里头;并入。2.合在一起;归拢。
引证解释
⒈亦作“归併”。⒉合并;合在一起。引《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若归并二国之众,可聚百万。”《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足足闹了半年,房子归併妥了。”茅盾《林家铺子》二:“﹝林先生﹞把上下午卖得的现钱归并起来,又从腰包里掏出一个双毫,这才凑成了八块大洋,十角小洋,四十个铜子。”⒊并入。见“归并”。引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每年伏秋二汛,高堰已属危险,再加黄河归併其中,更当何如?”
网络解释
归并归并,指合并;合在一起。语出《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若归并二国之众,可聚百万。”
综合释义
合并;合在一起。《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若归并二国之众,可聚百万。”《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足足闹了半年,房子归併妥了。”茅盾《林家铺子》二:“﹝林先生﹞把上下午卖得的现钱归并起来,又从腰包里掏出一个双毫,这才凑成了八块大洋,十角小洋,四十个铜子。”并入。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每年伏秋二汛,高堰已属危险,再加黄河归併其中,更当何如?”见“归并”。
汉语大词典
亦作“归并”。(1).合并;合在一起。《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若归并二国之众,可聚百万。”《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足足闹了半年,房子归并妥了。”茅盾《林家铺子》二:“﹝林先生﹞把上下午卖得的现钱归并起来,又从腰包里掏出一个双毫,这才凑成了八块大洋,十角小洋,四十个铜子。”(2).并入。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每年伏秋二汛,高堰已属危险,再加黄河归并其中,更当何如?”
国语辞典
合并。归并[guībìng]⒈合并。引《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足足闹了半年,房子归并妥了。」近合并反独立
其他释义
①把这个并到那个里头;并入:撤消第三组,把人~到第一组和第二组。②合在一起;归拢:把三笔账~起来,一共是五千五百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归并造句
1.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本文采用了键位布局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图论和概率方法求出藏字构件的极大独立集,以使得键位归并所产生的重码现象降到最低。
2.十年间,先后归并了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刺子模国,以及康里部,建成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
3.班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归并在了一起。
4.结合分子系统学的相关结论,我们建议把假冷蕨属归并到蹄盖蕨属中。
5.因此,在校教职员工有的归并南京本校,有的发饷两个月遣散。
6.周世宗除了文治,武功也是一流,他一生戎马,南征北伐,南面他仅用半年时间,就将后蜀西四州归并入大周版图。
7.归并排序,非递归完整的源代码可以直接使用。
8.同年,指挥宪兵以武力野蛮驱赶零星分散居住的农民,拆毁房屋,“归并在既有的村庄”,“于热河省兴隆、青龙、滦平及喀喇沁中旗造成了无人地带”。
9.后天山南路为噶尔丹归并,处于准噶尔的统治之下。
10.其在钢筋混凝土梁归并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归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