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看杀
kàn shā

【拼音】:kàn shā

【注音】:ㄎㄢˋㄕㄚ

【结构】:看(半包围结构)杀(上下结构)

【繁体】:看殺

字义分解
看杀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看煞'。谓被人争看,忙于应付而疲劳致死。
基础解释
亦作/'看煞/'。谓被人争看,忙于应付而疲劳致死。
引证解释
⒈亦作“看煞”。谓被人争看,忙于应付而疲劳致死。《晋书·卫玠传》:“玠字叔寳,年五岁,风神秀异……京都人闻其姿容,观者如堵。引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著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运河岸,万千人随观之。东坡顾坐客曰:‘莫看杀軾否?’”⒉指十分爱看。引清王士禛《居易录》卷七:“买得蜻蛉小如叶,推蓬看煞九龙山。”⒊把人或事看死,看得一成不变。引《解放日报》1982.8.20:“我一听,心一下子热了起来,瞧,领导就有这般风度,没有我看煞。”
网络解释
看杀看杀,读音kànshā,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十分爱看。
综合释义
亦作“看煞”。谓被人争看,忙于应付而疲劳致死。《晋书·卫玠传》:“玠字叔寳,年五岁,风神秀异……京都人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著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运河岸,万千人随观之。东坡顾坐客曰:‘莫看杀軾否?’”指十分爱看。清王士禛《居易录》卷七:“买得蜻蛉小如叶,推蓬看煞九龙山。”把人或事看死,看得一成不变。《解放日报》1982.8.20:“我一听,心一下子热了起来,瞧,领导就有这般风度,没有我看煞。”
汉语大词典
亦作“看煞”。谓被人争看,忙于应付而疲劳致死。《晋书·卫玠传》:“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京都人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著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运河岸,万千人随观之。东坡顾坐客曰:‘莫看杀轼否?’”(1).指十分爱看。清王士禛《居易录》卷七:“买得蜻蛉小如叶,推蓬看煞九龙山。”(2).把人或事看死,看得一成不变。《解放日报》1982.8.20:“我一听,心一下子热了起来,瞧,领导就有这般风度,没有我看煞。”
其他释义
1.亦作'看煞'。谓被人争看,忙于应付而疲劳致死。
看杀造句
1.“杨父绝笔信上的”憎恨“,或许是另一个版本的”看杀卫玠“,难免让人心生哀叹。
2.鲜卑独孤信侧帽入城,引为一时风流;西晋潘安乘车游街有妇掷果盈车,姿容可传千秋;更有卫玠风神秀异,被看杀把名留。
3.魏晋洛阳城留下无数的逸闻趣事,驴鸣送粲、傅粉何郎、广陵曲散、得意忘形、掷果潘安、珠玉在侧、看杀卫玠,等等。
4.本就多病孱弱的他,经不起此番折腾,没几天便成病而死,时人谓之“看杀卫玠”。
5.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观者兜截遮拦,直欲看杀玠。
6.武帝早就有意为太子迎娶大臣卫瓘的女儿,卫家的人以美貌著称,成语“看杀卫玠”的主人公卫玠,即卫瓘的儿子。
7.似乎没听到秦岩的话,杀神依然面无表情的拿着赤竹在那里轻扶,看杀神如此,秦岩心里更是怒火狂烧。
8.别看杀人蜂看起来和普通蜜蜂没什么两样,但是其腹部却蕴藏着巨大危险,致命的毒液就在其中。
9.是看死的!就有了“看杀卫玠”,这个典故。
10.世人就扯起来,说这叫看杀卫玠。
看杀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