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中二千石
zhōng èr qiān dàn

【拼音】:zhōng èr qiān dàn

【注音】:ㄓㄨㄥㄦˋㄑ一ㄢㄉㄢˋ

字义分解
中二千石的解释
词语解释
汉官秩名。中二千石[zhōngèrqiāndàn]⒈汉官秩名。
引证解释
⒈汉官秩名。引《史记·外戚世家》:“娙何秩比中二千石。”《汉书·宣帝纪》:“潁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颜师古注:“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曰中二千石。中者,满也。”汉制九卿秩皆中二千石,故又用为九卿的代称。《史记·儒林列传》:“先用诵多者,若不足,乃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汉书·霍光传》:“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
网络解释
中二千石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一岁凡得二千一百六十斛。其地位在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之上。凡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等到中央机构的主管长官,皆为中二千石。在地方官中还有三辅的设置。所谓“三辅”,即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秩皆中二千石。
综合释义
汉官秩名。《史记·外戚世家》:“娙何秩比中二千石。”《汉书·宣帝纪》:“潁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颜师古注:“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曰中二千石。中者,满也。”汉制九卿秩皆中二千石,故又用为九卿的代称。《史记·儒林列传》:“先用诵多者,若不足,乃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汉书·霍光传》:“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中二千石[zhōngèrqiāndàn]汉官秩名。《史记.外戚世家》/娙何秩比中二千石。/《汉书.宣帝纪》/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颜师古注/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曰中二千石。中者,满也。/汉制九卿秩皆中二千石﹐故又用为九卿的代称。
汉语大词典
汉官秩名。《史记·外戚世家》:“娙何秩比中二千石。”《汉书·宣帝纪》:“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颜师古注:“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曰中二千石。中者,满也。”汉制九卿秩皆中二千石,故又用为九卿的代称。《史记·儒林列传》:“先用诵多者,若不足,乃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汉书·霍光传》:“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
其他释义
1.汉官秩名。《史记.外戚世家》:'娙何秩比中二千石。'《汉书.宣帝纪》:'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颜师古注:'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曰中二千石。中者,满也。'汉制九卿秩皆中二千石﹐故又用为九卿的代称。
中二千石造句
1.中二千石等奉璧皮帛羔雁雉,再拜贺。
中二千石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