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诸葛
zhū gě

【拼音】:zhū gě

【注音】:ㄓㄨㄍㄜˇ

【词性】:名词。

【结构】:诸(左右结构)葛(上下结构)

【简体】:诸葛

【繁体】:諸葛

字义分解
诸葛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诸葛Zhūgě。(1)——复姓。诸葛[zhūgě]⒈复姓。英surname;
基础解释
诸葛氏是中国的一个复姓,大部分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来。
引证解释
⒈复姓。三国吴有诸葛瑾。见《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刘孝标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⒉诸葛亮的省称。又引晋左思《吴都赋》:“公孙国之而破,诸葛家之而灭。”明刘炳《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诸葛有心扶汉室,包胥无泪哭秦庭。”例如: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综合释义
复姓。三国吴有诸葛瑾。见《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刘孝标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诸葛亮的省称。晋左思《吴都赋》:“公孙国之而破,诸葛家之而灭。”明刘炳《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诸葛有心扶汉室,包胥无泪哭秦庭。”又如: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汉语大词典
(1).复姓。三国吴有诸葛瑾。见《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刘孝标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2).诸葛亮的省称。晋左思《吴都赋》:“公孙国之而破,诸葛家之而灭。”明刘炳《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诸葛有心扶汉室,包胥无泪哭秦庭。”又如: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国语辞典
复姓。夏、商时诸侯葛伯的后代。如三国诸葛亮。诸葛[zhūgé]⒈复姓。夏、商时诸侯葛伯的后代。如三国诸葛亮。
其他释义
1.复姓。三国吴有诸葛瑾。见《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刘孝标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2.诸葛亮的省称。
诸葛造句
1.刘备得力于诸葛亮的出谋献策,而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2.诸葛亮施用巧妙的计策打败了曹操。
3.他料事如神,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小“诸葛亮”。
4.即使诸葛亮,也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时候。
5.我们要学习“事前诸葛亮”,也要学习“事后曹操”。
6.诸葛亮筹谋的每个战略,都是瞻前顾后,十分周密,甚至连退路都设想好了,真不愧为一代军师。
7.在刘备面前,诸葛亮总是直抒己见。
8.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9.诸葛亮为蜀汉大业操劳一生,是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10.刚才我的发言是抛砖引玉,现在该轮到你"小诸葛"拿出锦囊妙计了。
诸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