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轻裘缓带
qīng qiú huǎn dài

【拼音】:qīng qiú huǎn dài

【注音】:ㄑ一ㄥㄑ一ㄡˊㄏㄨㄢˇㄉㄞˋ

【词性】:成语。

【简体】:轻裘缓带

【繁体】:輕裘緩帶

字义分解
轻裘缓带的解释
词语解释
轻暖的衣裘,宽缓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轻裘缓带[qīngqiúhuǎndài]⒈轻暖的衣裘,宽缓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
基础解释
缓:松弛,宽松。穿着轻暖的皮袍,系着宽松的衣带。常用来形容态度从容闲适的样子。
引证解释
⒈轻暖的衣裘,宽缓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引《晋书·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閤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金刘渭《京兆府学教养碑》:“轻裘缓带,歌雅投壶,硕德元勋,超今迈古。”《雪岩外传》第六回:“见他用两个小廝扶着,轻裘缓带的款步到来,果然是好个从容模样。”
综合释义
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衣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乐和选十个彪形大汉,各带弓刀,自己~,骑着白马;到城门边,果然大开,昂然而入。◎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网友释义
西晋时期,巨平侯羊祜都督荆州军事,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他经常在军中穿着轻暖的皮衣,系着宽大的带子,仪态从容,没有武将的风度气质,很有雅士的风度。他的居住地没有重兵把守,还经常因为打猎、喝酒而耽误军务。
国语辞典
本指穿著轻暖的皮衣,系著宽大的衣带。《晋书.卷三十四.羊祐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后常用以形容态度闲适从容。《野叟曝言.第三十五回》:「轻裘缓带,羊叔子之风流。」轻裘缓带[qīngqiúhuǎndài]⒈本指穿著轻暖的皮衣,系著宽大的衣带。后常用以形容态度闲适从容。引《晋书·卷三十四·羊祐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野叟曝言·第三十五回》:「轻裘缓带,羊叔子之风流。」成语解释轻裘缓带
辞典修订版
本指穿着轻暖的皮衣,系着宽大的衣带。《晋书.卷三十四.羊佑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后常用以形容态度闲适从容。《野叟曝言.第三十五回》:「轻裘缓带,羊叔子之风流。」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本指穿着轻暖的皮衣,系着宽大的衣带。晋书˙卷三十四˙羊佑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后常用以形容态度闲适从容。野叟曝言˙第三十五回:轻裘缓带,羊叔子之风流。
其他释义
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衣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出处
《晋书·羊祜传》:“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
近反义词
轻裘缓带造句
1.或轻裘缓带簇雕鞍,或射锦城濠畔;或凤管鸾箫敲玉板,高歌紫陌村头。
2.话说这林文辉真的生就一副好皮囊,其眉如远山,目似朗星,其一身白衣,轻裘缓带,端是玉树临风的才子模板。
3.到外地视察,以轻裘缓带为好,何必搞得声势很大。
4.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简约云澹,超然绝俗,风流自赏,几追仙姿。
5.炽牛尾以冲燕,窃虎符而救赵,为轰雷掣电之师;雅歌投壶以临戎,轻裘缓带而拒敌,乃镇静雍容之将。
6.以及最后那一位,只见他身着素白长袍,轻裘缓带,神态自在从容,脸色虽有些位苍白,却难掩俊俏,比之杨康也是不遑多让,带着一股子英气。
7.轻裘缓带,白衣胜雪,潇洒出尘,直如天上谪仙人。
8.场中人影一闪,一个轻裘缓带,双目斜飞,面目俊雅,英气逼人的少年公子来到场中。
9.就是只思轻裘缓带,珠光宝气,不想居安思危、病骨支离。
10.离开鄂州已经十天了,一路轻裘缓带,游山玩水。
轻裘缓带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