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中都城
zhōng dū chéng

【拼音】:zhōng dū chéng

【注音】:ㄓㄨㄥㄉㄨㄔㄥˊ

【结构】:中(独体结构)都(左右结构)城(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中都城的解释
词语解释
明·中都皇城。在今安徽省·凤阳县,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朱元璋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中都城[zhōngdūchéng]⒈明·中都皇城。在今安徽省·凤阳县,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朱元璋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
引证解释
⒈明中都皇城。在今安徽省凤阳县,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朱元璋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
网络解释
中都城安徽凤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生地。在凤阳县城以西,有一座始建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明中都城,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经过六年的营建,除城池、宫阙、鼓楼、钟楼等重要工程已基本建成外,不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圜丘、方丘、日月坛、社稷坛、山川坛、太庙、百万仓和功臣庙、历代帝王庙、国子学、会同馆等庞大的建筑工程也基本完成。在总工程即将结束时,由于劳役繁重,人员伤亡,造成工匠们的反抗,迫使朱元璋于1375年以劳费为由中止筑造中都城。这座在当时极为华丽的中都城,在古代建筑中是无与伦比的,主要建筑有外、中、内城,通过实测,外城周长30.45公里,二道皇城周长7.74公里,三道是紫禁城,周长3.7公里,这座皇城在历史上没有遭受到大的破坏。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却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一座雄伟、完整无缺的紫禁城城墙被拆除四分之三,桥梁被拆,金水河被填平,现仅存遗址一段城墙供人凭吊。
汉语大词典
明中都皇城。在今安徽省凤阳县,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朱元璋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
其他释义
1.明中都皇城。在今安徽省凤阳县,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朱元璋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
中都城造句
1.金鳌岛出现在中都上空,是今天稍早时候的事,当时中都城掀起了一片骚动,近千万市民为着这庞然大物的遮天奇观而哗噪。
中都城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