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发解
fā jiè

【拼音】:fā jiè

【注音】:ㄈㄚㄐ一ㄝˇ

【结构】:发(独体结构)解(左右结构)

【简体】:发解

【繁体】:發解

字义分解
发解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唐宋时﹐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称'发解'。2.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3.泛指乡试考中举人。4.犹起解。旧时谓押送犯人。
基础解释
唐宋时﹐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称/'发解/'。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泛指乡试考中举人。犹起解。旧时谓押送犯人。
引证解释
⒈唐宋时,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称“发解”。引宋司马光《论诸科试官状》:“臣伏见朝廷取勘诸处发解考试诸科官,以所解之人到省十有九不中者。”宋李上交《近事会元·罪发解官员》:“后唐明宗长兴三年,詔选人文解不合式,罪发解官员。”《宋史·选举志一》:“﹝崇寧三年詔﹞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先是开封府发解,如诸州之制,皆府官专其事。是秋,以府事繁剧,始别勑朝臣主之,定名讫,送府发解如式。”⒉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引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下:“唐寅字子畏,少有逸才,发解应天第一。”《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清戴名世《宋嵩南制义序》:“先生年踰弱冠,即发解江南,为第一人;旋登进士,入史馆。”⒊泛指乡试考中举人。引《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莫稽由此才学日进,名誉日起,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铁花仙史》﹞诚斋又招儒珍为西宾,而蔡其志晚年孤寂,亦屡来迎王(王儒珍),养以为子,亦发解,娶诚斋之女馨如。”⒋犹起解。旧时谓押送犯人。引《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王兴道:‘且莫细谈,明早老将军起身发解时,我站在傍边,你只看着我,唤我名字起来,小人自来与你分解。’”《说岳全传》第三四回:“﹝粘罕﹞遂传令叫小元帅金眼郎郎、银眼郎郎:‘你二人领兵一千,将吉青上了囚车,连军器马匹,一齐解往四狼主那边去。’二人领命,立刻发解起身。”
网络解释
发解唐宋时,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称“发解”。
综合释义
唐宋时,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称“发解”。宋司马光《论诸科试官状》:“臣伏见朝廷取勘诸处发解考试诸科官,以所解之人到省十有九不中者。”宋李上交《近事会元·罪发解官员》:“后唐明宗长兴三年,詔选人文解不合式,罪发解官员。”《宋史·选举志一》:“﹝崇寧三年詔﹞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先是开封府发解,如诸州之制,皆府官专其事。是秋,以府事繁剧,始别勑朝臣主之,定名讫,送府发解如式。”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下:“唐寅字子畏,少有逸才,发解应天第一。”《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清戴名世《宋嵩南制义序》:“先生年踰弱冠,即发解江南,为第一人;旋登进士,入史馆。”泛指乡试考中举人。《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莫稽由此才学日进,名誉日起,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铁花仙史》﹞诚斋又招儒珍为西宾,而蔡其志晚年孤寂,亦屡来迎王(王儒珍),养以为子,亦发解,娶诚斋之女馨如。”犹起解。旧时谓押送犯人。《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王兴道:‘且莫细谈,明早老将军起身发解时,我站在傍边,你只看着我,唤我名字起来,小人自来与你分解。’”《说岳全传》第三四回:“﹝粘罕﹞遂传令叫小元帅金眼郎郎、银眼郎郎:‘你二人领兵一千,将吉青上了囚车,连军器马匹,一齐解往四狼主那边去。’二人领命,立刻发解起身。”发解[fājiè]唐宋时,凡应贡举者,由所在州县解送至京,称为「发解」。明清称乡试考上举人为「发解」。《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高先生发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却不曾到京师一晤。」
汉语大词典
(1)唐宋时,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称“发解”。宋司马光《论诸科试官状》:“臣伏见朝廷取勘诸处发解考试诸科官,以所解之人到省十有九不中者。”宋李上交《近事会元·罪发解官员》:“后唐明宗长兴三年,诏选人文解不合式,罪发解官员。”《宋史·选举志一》:“﹝崇宁三年诏﹞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先是开封府发解,如诸州之制,皆府官专其事。是秋,以府事繁剧,始别敕朝臣主之,定名讫,送府发解如式。”(2)明清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下:“唐寅字子畏,少有逸才,发解应天第一。”《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清戴名世《宋嵩南制义序》:“先生年踰弱冠,即发解江南,为第一人;旋登进士,入史馆。”(3)泛指乡试考中举人。《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莫稽由此才学日进,名誉日起,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铁花仙史》﹞诚斋又招儒珍为西宾,而蔡其志晚年孤寂,亦屡来迎王(王儒珍),养以为子,亦发解,娶诚斋之女馨如。”(4)犹起解。旧时谓押送犯人。《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王兴道:‘且莫细谈,明早老将军起身发解时,我站在傍边,你只看着我,唤我名字起来,小人自来与你分解。’”《说岳全传》第三四回:“﹝粘罕﹞遂传令叫小元帅金眼郎郎、银眼郎郎:‘你二人领兵一千,将吉青上了囚车,连军器马匹,一齐解往四狼主那边去。’二人领命,立刻发解起身。”
国语辞典
唐宋时,凡应贡举者,由所在州县解送至京,称为「发解」。明清称乡试考上举人为「发解」。
辞典修订版
唐宋时,凡应贡举者,由所在州县解送至京,称为「发解」。明清称乡试考上举人为「发解」。《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高先生发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却不曾到京师一晤。」
发解造句
1.对着斜月半窗,临梳妆晚镜,惜妍有些疏懒地放下长发,解开耳畔的几缕细辫。
2.政府工作报告首次配发解读汇编。
3.编目员需要从鉴别数据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以读者为中心出发,解决各个图书馆小语种编目的真正问题。
4.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
5.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6.假分数了;技术副教授棵安放集散地卡了;但是;发昆仑山搭街坊克当量副教授棵觉得深刻拉;第九十啊;十分;了艰苦分水岭;啊但是;发解放打瞌睡有。
7.若夫禹功寂寞,微管谁嗣,拯其将鱼,驱其袒发,解兹乱网,理此棼丝,复礼衽席,反乐河海。
8.教科研从教师和学生及学科的实际出发,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9.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发解散公告。
10.人们总以为只有公开的行动才能传送各自的美德和缺点,却不发解美德和缺点每时每刻都在透着自己的气息。爱默生 
发解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