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亦作'筚路'。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基础解释
亦作/'筚路/'。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引证解释
⒈亦作“篳路”。⒉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引晋束晳《近游赋》:“乘篳輅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⒊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参见“篳路蓝缕”。引明张煌言《感事》诗之二:“篳路曾无异,桃源恐不同。”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顾氏於此事开篳路,后儒虽议其未尽,而其言包括賅通,最得古今秘要。”章炳麟《文章说例》:“良由楚在周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
网络解释
筚辂筚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lù,是指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综合释义
亦作“篳路”。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晋束晳《近游赋》:“乘篳輅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明张煌言《感事》诗之二:“篳路曾无异,桃源恐不同。”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顾氏於此事开篳路,后儒虽议其未尽,而其言包括賅通,最得古今秘要。”章炳麟《文章说例》:“良由楚在周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参见“篳路蓝缕”。筚辂[bìlù]
网友释义
筚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lù,是指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汉语大词典
亦作“筚路”。(1).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晋束晰《近游赋》:“乘筚辂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2).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明张煌言《感事》之二:“筚路曾无异,桃源恐不同。”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顾氏于此事开筚路,后儒虽议其未尽,而其言包括赅通,最得古今秘要。”章炳麟《文章说例》:“良由楚在周初,尚栖筚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参见“筚路蓝缕”。
其他释义
1.亦作'筚路'。2.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3.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