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铢铢校量
zhū zhū xiào liàng

【拼音】:zhū zhū xiào liàng

【繁体】:銖銖校量

【拼音】:zhū zhū xiào liàng

字义分解
铢铢校量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铢:古时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形容计较特别细小的事。例:乐天既退闲,放浪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较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宋·胡仔《柳柳州》英:haggleovereveryounce;铢铢校量[zhūzhūjiàoliàng]⒈铢:古时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形容计较特别细小的事。例乐天既退闲,放浪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较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宋·胡仔《柳柳州》英haggleovereveryounce;
基础解释
铢:古时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形容计较特别细小的事乐天既退闲,放浪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较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宋·胡仔《柳柳州》
综合释义
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铢铢校量[zhūzhūxiàoliàng]斤斤计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也作「锱铢必较」、「锱铢较量」。
网友释义
铢铢校量,读音为zhūzhūxiàoli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斤斤计较的意思,出自《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
汉语大词典
铢:古时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形容计较特别细小的事。例如:乐天既退闲,放浪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较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宋·胡仔《柳柳州》
国语辞典
⒈ 斤斤计较。宋·胡仔也作「锱铢必较」、「锱铢较量」。引:《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著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铢铢校量[zhūzhūjiàoliàng]⒈斤斤计较。宋·胡仔也作「锱铢必较」、「锱铢较量」。引《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著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成语解释铢铢校量
辞典修订版
斤斤计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也作「锱铢必较」、「锱铢较量」。
成语词典版
0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
其他释义
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不着此意,是岂能真忘之者哉!”
近反义词
铢铢校量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