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八王
bā wáng

【拼音】:bā wáng

【注音】:ㄅㄚㄨㄤˊ

【结构】:八(独体结构)王(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八王的解释
词语解释
晋惠帝(司马衷)时,宗室诸王间大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详“八王之乱”。晋代王祥、王衍、王绥、王澄、王敦、王导、王戎、王玄的合称。八王[bāwáng]⒈晋惠帝(司马衷)时,宗室诸王间大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详“八王之乱”。晋代王祥、王衍、王绥、王澄、王敦、王导、王戎、王玄的合称。
基础解释
为晋代王祥、王衍等合称。
引证解释
⒈晋惠帝(司马衷)时,宗室诸王间大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详“八王之乱”。⒉晋代王祥、王衍、王绥、王澄、王敦、王导、王戎、王玄的合称。《晋书·裴秀传》:“裴、王二族盛於魏晋之世,时人以为八裴方八王。引徽比王祥,楷比王衍,康比王绥,绰比王澄,瓚比王敦,遐比王导,頠比王戎,邈比王玄云。”
网络解释
八王八王是汉语词汇,拼音bāwáng,解释为晋代王祥、王衍等合称。
网友释义
八王是汉语词汇,拼音bāwáng,解释为晋代王祥、王衍等合称。
汉语大词典
(1).晋惠帝(司马衷)时,宗室诸王间大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囧、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详“八王之乱”。(2).晋代王祥、王衍、王绥、王澄、王敦、王导、王戎、王玄的合称。《晋书·裴秀传》:“裴、王二族盛于魏晋之世,时人以为八裴方八王。徽比王祥,楷比王衍,康比王绥,绰比王澄,瓒比王敦,遐比王导,頠比王戎,邈比王玄云。”
其他释义
1.晋惠帝(司马衷)时﹐宗室诸王间大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详'八王之乱'。2.晋代王祥﹑王衍﹑王绥﹑王澄﹑王敦﹑王导﹑王戎﹑王玄的合称。
八王造句
1.西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矮胖黑丑,还利欲熏心、淫荡暴虐,终于酿成了“八王之乱”和之后的五胡乱华。
2.晋武帝驾崩后,贾后专权,朝纲不振,国事蜩螗,八王争霸,异族入侵,天下大乱。
3.“八王”中司马越笑到了最后,掌握大权,觉得这个小伙子老实本分,容易掌控,和惠帝血缘又近,就立他为帝。
4.“阴谋篡位”说的是康熙驾崩,隆科多宣诏书“传位于四子”,而八王他们说诏书写的是“传位十四子”,雍正抢班夺权,改了先王诏书。
5.西晋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祚衰微,民生凋敝,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
6.此时“八王”已死了两个,后来六个王相继登场,事件错综复杂,让人看了头晕脑涨。
7.那一年,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三国,成为名门贵胄袁家的后裔,誓要凭双手改写历史,扫荡群雄,一统河山;不让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悲剧再次上演。
8.杨家蹀血金沙滩,六郎洞悉潘美阴谋,为替父兄报仇,回朝求八王相助,可八王失踪。
9.八王争雄,武林动荡,民不聊生,谁又能力挽狂澜?
10.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琅琊王司马睿、弋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彭城王司马纮到此处渡江,司马睿的胯下之马瞬间化为飞龙,冲天而去。
八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