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史部
shǐ bù

【拼音】:shǐ bù

【结构】:史(独体结构)部(左右结构)

【简体】:史部

【繁体】:史部

字义分解
史部的解释
词语解释
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中第二大类的名称。又称乙部。史部[shǐbù]⒈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中第二大类的名称。又称乙部。
引证解释
⒈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中第二大类的名称。又称乙部。参见“四部”。引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二上:“史部,其类十有三。”
网络解释
史部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大类。专列各种体裁历史著作。也称“乙部”
汉语大词典
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中第二大类的名称。又称乙部。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二上:“史部,其类十有三。”参见“四部”。
国语辞典
我国古代将图书分成经、史、子、集(甲、乙、丙、丁)​四个大类,其中第二大类,称为「史部」。凡记事的书,如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传记以及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均属之。史部[shǐbù]⒈我国古代将图书分成经、史、子、集(甲、乙、丙、丁)​四个大类,其中第二大类,称为「史部」。凡记事的书,如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传记以及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均属之。
辞典修订版
我国古代将图书分成经、史、子、集(甲、乙、丙、丁)四个大类,其中第二大类,称为「史部」。凡记事的书,如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别史、杂史、传记以及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均属之。
其他释义
也称“乙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部的第二部。收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隋书·经籍志》分为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十三类。《四库全书》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史部造句
1.史部成为独立的部类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
2.从夏商起青州就设有地方官府,西汉武帝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定青州为南燕国都。
3.在这一性丑闻消息传开后,崔梦龙教授对此表示遗憾,并自动辞去了国定教科书上古史部门的代表执笔职务。
4.本文根据浙江图书馆馆藏善本,将经部、史部少量讹误及时正之,以方便读者。
5.这两章是关于早期基督教和奥古斯丁的,是狄尔泰人文科学从形而上学的到认识论基础的进展的半孔德主义历史部分。
6.后来的《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艺文志》等史书都把《山海经》列入史部地理类。
7.而在我读着这本书中的历史部分的时候,我发现这让我把大多过去那些浮于表面的互相脱节的知识在脑中放在一起进行了一次条分缕析的格式化处理,这让我感到既舒服又很受益。
8.记者近日获悉,为了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望城党史部门将党史宣传延伸至基层,着手在桃林村协助该村建设李淑一事迹展览室。
9.在唐代以前,家传主要是一种著述样式,记载某一家族的多个人物,属于史部书籍中杂传的一类;
10.本文对古代官私书目中较为常见的史部类目,考析其渊源,辨正其流变。 
史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