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同处
tóng chǔ

【拼音】:tóng chǔ

【注音】:ㄊㄨㄥˊㄔㄨˇ

【结构】:同(半包围结构)处(半包围结构)

【繁体】:同處

字义分解
同处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共存一处;同居。2.谓共同相处;同处于。同处[tóngchǔ]⒈共存一处;同居。⒉谓共同相处;同处于。
基础解释
共存一处;同居。谓共同相处;同处于。
引证解释
⒈共存一处;同居。引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枕中》:“范子曰:‘臣闻阴阳气不同处,万物生焉。’”《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老妾二十年孀妇,子媳俱无,止与一婢同处。”⒉谓共同相处;同处于。引《后汉书·爰延传》:“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宋苏轼《策别十二》:“民不知信则不可与久居於安,民不知义则不可与同处於危。”
综合释义
共存一处;同居。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枕中》:“范子曰:‘臣闻阴阳气不同处,万物生焉。’”《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老妾二十年孀妇,子媳俱无,止与一婢同处。”谓共同相处;同处于。《后汉书·爰延传》:“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宋苏轼《策别十二》:“民不知信则不可与久居於安,民不知义则不可与同处於危。”
汉语大词典
(1).共存一处;同居。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枕中》:“范子曰:‘臣闻阴阳气不同处,万物生焉。’”《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老妾二十年孀妇,子媳俱无,止与一婢同处。”(2).谓共同相处;同处于。《后汉书·爰延传》:“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宋苏轼《策别十二》:“民不知信则不可与久居于安,民不知义则不可与同处于危。”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同处造句
1.与自由同居一室,同处一个半球,对我来说仍是激动人心的经验。
2.针对背景辐射均匀稳定,剂量速率较小和太阳耀斑突发、剂量速率大的特点,对激励函数进行不同处理,从而得到不同的理论模型。
3.既古朴又豪放,如同处于中国梆子腔鼻祖地位的秦腔一样,很有原生态的味儿。
4.同…处于交战状态处于敌对或竞争的状态;争辩。
5.中国和东盟各国同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经济互补,加强合作不仅具有牢固的基础,而且具有巨大的潜力。
6.不同处理对表土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
7.在同处东内格罗斯省的拉利伯塔德镇,居民用铲子和链锯等工具搜寻幸存者。
8.祈福利比亚,让祈祷的钟声在非洲飘扬,祝福南非,让和平的歌声在空中传唱,同处非洲,命运却大不同,愿人们能共享人类文明的果实!
9.唐末黄巢起义时,黄巢手下柳彦璋攻陷江州,为避兵乱,陈兼的六世孙陈伯宣举家迁往德安,同陈旺的后人合族同处
10.为了得到澄清透明的毛樱桃汁,保持产品的稳定性,采用果胶酶和淀粉酶共同处理的方法,获得了澄清透明无沉淀的毛樱桃汁饮料。
同处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