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趋承
qū chéng

【拼音】:qū chéng

【注音】:ㄑㄨㄔㄥˊ

【结构】:趋(半包围结构)承(独体结构)

【简体】:趋承

【繁体】:趨承

字义分解
趋承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趍承'。指就教,接受教益。侍奉;侍候。趋附奉承。引申为迎合。
基础解释
亦作/'趍承/'。指就教,接受教益。侍奉;侍候。趋附奉承。引申为迎合。
引证解释
⒈亦作“趍承”。⒉指就教,接受教益。引宋王安石《谢林中舍启》:“顾惟幸会之多,曾是趍承之晚。”宋曾巩《与刘沆龙图启》:“未卜趋承,更增慕恋。”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趋承能不心倾尽,半为勋高半谊敦。”⒊侍奉;侍候。引明张居正《元日望阙》诗:“北闕朝元忆往年,趋承长在日华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初日还强勉趋承,以后打熬不过,半眠半起。”《清史稿·世祖纪二》:“隆恩罔极,高厚莫酬,朝夕趋承,冀尽孝养。”⒋趋附奉承。引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迨至政宣间,一时权倖皆自此进,气燄赫然,都总管反趋承之不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同父挥金如土,毫无恡澁。妓家见他如此,百倍趋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你想,督办要娶姨太太,那一个不趋承巴结?”⒌引申为迎合。引李大钊《真理之权威》:“吾为爱真理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
网络解释
趋承趋承,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亦作“趍承”。指就教,接受教益。宋王安石《谢林中舍启》:“顾惟幸会之多,曾是趍承之晚。”宋曾巩《与刘沆龙图启》:“未卜趋承,更增慕恋。”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趋承能不心倾尽,半为勋高半谊敦。”侍奉;侍候。明张居正《元日望阙》诗:“北闕朝元忆往年,趋承长在日华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初日还强勉趋承,以后打熬不过,半眠半起。”《清史稿·世祖纪二》:“隆恩罔极,高厚莫酬,朝夕趋承,冀尽孝养。”趋附奉承。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迨至政宣间,一时权倖皆自此进,气燄赫然,都总管反趋承之不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同父挥金如土,毫无恡澁。妓家见他如此,百倍趋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你想,督办要娶姨太太,那一个不趋承巴结?”引申为迎合。李大钊《真理之权威》:“吾为爱真理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趋承[qūchéng]迎合人意而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饮了半日酒,止得一个太守在面前唯喏趋承,心中虽是喜欢,觉得没些韵味。」清.洪昇《长生殿.第十三出》:「满朝文武,谁不趋承!」
网友释义
趋承,汉语词汇。拼音:qūchéng亦作“趍承”。1.指就教,接受教益。2.侍奉;侍候。3.趋附奉承。4.引申为迎合。
汉语大词典
亦作“趍承”。(1).指就教,接受教益。宋王安石《谢林中舍启》:“顾惟幸会之多,曾是趍承之晚。”宋曾巩《与刘沆龙图启》:“未卜趋承,更增慕恋。”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趋承能不心倾尽,半为勋高半谊敦。”(2).侍奉;侍候。明张居正《元日望阙》诗:“北阙朝元忆往年,趋承长在日华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初日还强勉趋承,以后打熬不过,半眠半起。”《清史稿·世祖纪二》:“隆恩罔极,高厚莫酬,朝夕趋承,冀尽孝养。”(3).趋附奉承。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迨至政宣间,一时权倖皆自此进,气燄赫然,都总管反趋承之不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同父挥金如土,毫无吝涩。妓家见他如此,百倍趋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你想,督办要娶姨太太,那一个不趋承巴结?”(4).引申为迎合。李大钊《真理之权威》:“吾为爱真理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
国语辞典
迎合人意而行。
辞典修订版
迎合人意而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饮了半日酒,止得一个太守在面前唯喏趋承,心中虽是喜欢,觉得没些韵味。」清.洪昇《长生殿.第十三出》:「满朝文武,谁不趋承!」
其他释义
1.亦作'趍承'。2.指就教,接受教益。3.侍奉;侍候。4.趋附奉承。5.引申为迎合。
近反义词
趋承造句
1.凭后世的经验,在酒桌上只要保持清醒,是最能看出一个人是刻意的逢迎拍马,趋承献媚,亦或是稍借酒兴,展示自己的文采等等。
2.效果:协助淋趋承引流,有助于消弭浮肿,塑造紧致的脸部轮廓。
3.且按刘望山之为人,纵有大难之事,自彼处之不甚难;其为人也惯于应酬,巧于机变,奔走趋承,随高就低,因此有个绰号称刘祷告。
4.邓氏子弟,素承训诫,虽似保泰持盈,有所顾忌,但声势已是赫耀,宫廷内外,无不曲意趋承
5.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
6.岂有此理!弟当此落魄之时,有人垂青,方趋承之不暇,何敢借故推诿?
7.君指挥于上,官吏趋承于下,政之明者固行,不明者亦行,此非依法为政,乃依人为政也。
8.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www.chazidian.com/zj-67455/查字典造句)
9.君指挥于上,官吏趋承于下,政之明者固行,不明者亦行,此非依法为政,乃依人为政也。(https://www.chazidian.com/zj-67455/查字典趋承造句)
趋承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