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承乏
chéng fá

【拼音】:chéng fá

【注音】:ㄔㄥˊㄈㄚˊ

【结构】:承(独体结构)乏(上下结构)

【简体】:承乏

【繁体】:承乏

字义分解
承乏的解释
词语解释
承乏chéngfá。(1)暂任某职的谦称。承乏[chéngfá]⒈暂任某职的谦称。例摄官承乏。——《左传·成公二年》英feelunqualifiedforanposition;
基础解释
暂任某职的谦称摄官承乏。——《左传·成公二年》
引证解释
⒈承继空缺的职位。后多用作任官的谦词。引《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杜预注:“言欲以己不敏,摄承空乏。”晋潘岳《秋兴赋》:“摄官承乏,猥厕朝列。”《新唐书·百官志三》:“乐彦瑋为大夫,以尝召两御史,乃加副承詔一人,闕则殿中承乏。”宋宗泽《贤乐堂记》:“宣和六年春,朝廷以僕承乏郡贰。”明陆垹《篑斋杂著·皁隶银》:“予承乏是司郎中。”
网络解释
承乏承乏,指暂任某职的谦称。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综合释义
承继空缺的职位。后多用作任官的谦词。《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杜预注:“言欲以己不敏,摄承空乏。”晋潘岳《秋兴赋》:“摄官承乏,猥厕朝列。”《新唐书·百官志三》:“乐彦瑋为大夫,以尝召两御史,乃加副承詔一人,闕则殿中承乏。”宋宗泽《贤乐堂记》:“宣和六年春,朝廷以僕承乏郡贰。”明陆垹《篑斋杂著·皁隶银》:“予承乏是司郎中。”承乏[chéngfá]暂任某职的谦称摄官承乏。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补充空缺的职位,多用为在任者的谦辞。《晋书.卷七零.应詹传》:「吾承乏幸会,来忝此州,图与足下进共竭节本朝,报恩幼主。」
汉语大词典
承继空缺的职位。后多用作任官的谦词。《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杜预注:“言欲以己不敏,摄承空乏。”晋潘岳《秋兴赋》:“摄官承乏,猥厕朝列。”《新唐书·百官志三》:“乐彦玮为大夫,以尝召两御史,乃加副承诏一人,阙则殿中承乏。”宋宗泽《贤乐堂记》:“宣和六年春,朝廷以仆承乏郡贰。”明陆垹《篑斋杂著·皂隶银》:“予承乏是司郎中。”
国语辞典
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补充空缺的职位,多用为在任者的谦辞。承乏[chéngfá]⒈语出补充空缺的职位,多用为在任者的谦辞。引《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晋书·卷七〇·应詹传》:「吾承乏幸会,来忝此州,图与足下进共竭节本朝,报恩幼主。」英语toacceptapositiononaprovisionalbasis,intheabsenceofbetterqualifiedcandidates(humbleexpr.)​德语einspringen(V)​,einemMangelabhelfen,Lückeausfüllen,Stellevertreten
辞典修订版
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补充空缺的职位,多用为在任者的谦辞。《晋书.卷七零.应詹传》:「吾承乏幸会,来忝此州,图与足下进共竭节本朝,报恩幼主。」
其他释义
承继暂时无适当人选的职位:敢告不敢,摄官承乏|予承乏是司郎中。
承乏造句
1.切念臣宇初匪材凉德,学识浅陋,忝窃是惧,徒承乏于遗宗,曷负胜于重任,然虽抚躬慊慄,诏命莫辞。
2.臣本阉腐余生,蒙先朝赦宥,令承乏中涓,充役有年,愧未胜任。
3.我是添香捧砚有耐痴鸳承乏个哉,蓬壶钓叟只好教俚去倒夜壶。
4.臧质少无美行,弟所具悉,凭恃末戚,并有微勤,承乏推迁,遂超伦伍,藉西楚强力,图济其私。
5.臣以寡立,承乏槐铉,沐浴芳津,预睹冥庆,不胜抃舞之情。
承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