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崇文
chóng wén

【拼音】:chóng wén

【注音】:ㄔㄨㄥˊㄨㄣˊ

【结构】:崇(上下结构)文(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崇文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崇尚文治。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崇文[chóngwén]⒈谓崇尚文治。⒉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
引证解释
⒈谓崇尚文治。引《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⒉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引《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张铣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综合释义
谓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张铣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崇文[语出:#####@@@@@谓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张铣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语出:@@@@@谓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张铣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汉语大词典
(1).谓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宁八荒,然于习武之方,犹为未尽。”唐李皓《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2).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张铣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其他释义
1.谓崇尚文治。2.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
崇文造句
1.千百年来,杨氏后人秉承崇文重教、清正廉洁、卫国保疆家风,历朝人才辈出、科甲联翩,将相齐辉。
2.后朗村杨氏之所以文脉传承,文风蔚起,薪火不息,人才辈出,是因为杨氏先人崇文重教耕读不辍,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遗风。
3.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崇文尚武,重教兴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4.围绕建设精致大气之城、崇文尚德之城、文明幸福之城,铜陵市兴起新一轮的文明创建热潮。
5.根据邓氏宗谱记载,邓氏长子承袭将军位,其余诸子或崇文或尚武,家族荣耀得以延续。
6.客家人崇文尚德,尊师敬道,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家教严格,诚实直爽,刚正不阿,助人为乐,开拓进取等等精神品质,与杨时有文化上的先后相互影响。
7.常州历来崇文重教、人文荟萃,被誉为“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千载读书地”。
8.省文史研究馆是我省崇文尚德、名家荟萃的学术文化研究机构。
9.丹青翰墨,梅兰琴瑟;诗书礼乐,崇文尚德;自强奋发,不锲求索;生态绿色,曲奏谐歌;正风正气,大爱传播;孝道铭刻,文明润泽;修身律己,携手你我!
10.客家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敬亲睦宗、崇文重教,其“漂泊天涯创业、四海为家生存”的迁徙史,让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殚精竭虑去研究去挖掘。
崇文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