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告谕
gào yù

【拼音】:gào yù

【注音】:ㄍㄠˋㄩˋ

【结构】:告(上下结构)谕(左右结构)

【繁体】:告諭

字义分解
告谕的解释
词语解释
告谕gàoyù。(1)明白告诉(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使公众晓谕。告谕[gàoyù]⒈明白告诉(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使公众晓谕。例告谕百姓。英inform;
基础解释
意思是明白告诉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使公众晓谕。
引证解释
⒈晓喻;晓示。引《史记·殷本纪》:“盘庚乃告諭诸侯大臣。”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问讯残疾,告諭礼仪。”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大王告諭诸蕃首领,不须去父母之邦。”《明史·太祖纪一》:“遣儒士告諭父老,劝农桑。”⒉指告示,布告。引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到了征服者在入城张贴停止杀戮抢略的告谕时,民众却蜂拥的回家。”
网络解释
告谕告谕,汉语词汇。
释义
1、晓喻;晓示。2、指告示,布告。
综合释义
晓喻;晓示。《史记·殷本纪》:“盘庚乃告諭诸侯大臣。”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问讯残疾,告諭礼仪。”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大王告諭诸蕃首领,不须去父母之邦。”《明史·太祖纪一》:“遣儒士告諭父老,劝农桑。”指告示,布告。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到了征服者在入城张贴停止杀戮抢略的告谕时,民众却蜂拥的回家。”告谕[gàoyù]指告示,布告。
网友释义
gàoyù明白告诉(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使公众晓谕例:告谕百姓
汉语大词典
(1).晓喻;晓示。《史记·殷本纪》:“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问讯残疾,告谕礼仪。”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大王告谕诸蕃首领,不须去父母之邦。”《明史·太祖纪一》:“遣儒士告谕父老,劝农桑。”(2).指告示,布告。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到了征服者在入城张贴停止杀戮抢略的告谕时,民众却蜂拥的回家。”
其他释义
1.晓喻;晓示。2.指告示,布告。
告谕造句
1.圣旨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册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谕外邦的一种专用的文书形式,起源于商周,规制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最后完善于明清。
2.旭烈兀率军携带大批石弩和火器,途经阿力麻里、撒马尔罕、到波斯碣石城,告谕西亚诸王协同消灭木剌夷。
3.郭节跟随惠帝连夜逃到神乐观,惠帝害怕事情泄密,告谕大家以师弟相称,各订约散去。
4.但是,面对当时“武官贪钱而致军力懈怠,文臣敛财以致贿赂成风”的官场恶疾,崇祯虽然也频发告谕、训示,但并没有多少具体行动,反腐始终停留在嘴巴上。
5.颁诏告谕的记载,而像这样的大事,如果有,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
6.册封宗室、诸蕃或告谕外国,充正、副使。
7.末主走投无路,只得派遣使节告谕成吉思汗,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
8.而在上王李芳远告谕中外的讨伐对马檄文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9.光绪五年,入朝觐见皇帝,皇太后以温和的语气告谕他,勉励他共同挽救国家的艰难时局,不要萌发退休的念头。
10.曾有谣传说在联军放假期间可任凭各国军人抢掠,因此社会上惊慌失措,一些人乘机贩卖保护执照,都统衙门在圣诞夜这天及时发布了告谕,平息了事态。
告谕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