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蟕蠵
zuī xī

【拼音】:zuī xī

【注音】:ㄗㄨㄟㄒ一

【结构】:蟕(左右结构)蠵(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蟕蠵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蟕蛦'。一种大龟。
基础解释
亦作/'蟕蛦/',见/'蟕蠵/'。一种大龟。
引证解释
⒈亦作“蟕蛦”。一种大龟。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蠵龟》。引晋孙绰《望海赋》:“瑇瑁熠烁以泳游,蟕蠵焕烂以映涨。”《南齐书·张融传》:“蟕蠵瑁蛑,綺贝绣螺。”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蟕蠵者,俗谓之兹夷,乃山龟之巨者。人立其背上,可负而行。产潮循山中,乡人採之,取殻以货。”唐李商隐《碧瓦》诗:“吴市蟕蛦甲,巴賨翡翠翘。”一本作“蠀蛦”。朱鹤龄笺注:“蟕蛦,大龟。其甲即瑇瑁之类,故吴市有之。”
网络解释
蟕蠵蟕蠵(zuīxī)是一种大龟。出自《望海赋》。
综合释义
亦作“蟕蛦”。一种大龟。晋孙绰《望海赋》:“瑇瑁熠烁以泳游,蟕蠵焕烂以映涨。”《南齐书·张融传》:“蟕蠵瑁蛑,綺贝绣螺。”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蟕蠵者,俗谓之兹夷,乃山龟之巨者。人立其背上,可负而行。产潮循山中,乡人採之,取殻以货。”唐李商隐《碧瓦》诗:“吴市蟕蛦甲,巴賨翡翠翘。”一本作“蠀蛦”。朱鹤龄笺注:“蟕蛦,大龟。其甲即瑇瑁之类,故吴市有之。”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蠵龟》。蟕蠵[zuīxī]
汉语大词典
亦作“蟕蛦”。一种大龟。晋孙绰《望海赋》:“玳瑁熠烁以泳游,蟕蠵焕烂以映涨。”《南齐书·张融传》:“蟕蠵瑁蛑,绮贝绣螺。”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蟕蠵者,俗谓之兹夷,乃山龟之巨者。人立其背上,可负而行。产潮循山中,乡人采之,取壳以货。”唐李商隐《碧瓦》诗:“吴市蟕蛦甲,巴賨翡翠翘。”一本作“蠀蛦”。朱鹤龄笺注:“蟕蛦,大龟。其甲即玳瑁之类,故吴市有之。”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蠵龟》。
其他释义
1.亦作'蟕蛦'。2.一种大龟。
蟕蠵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