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谶纬
chèn wěi

【拼音】:chèn wěi

【注音】:ㄔㄣˋㄨㄟˇ

【结构】:谶(左右结构)纬(左右结构)

【简体】:谶纬

【繁体】:讖緯

字义分解
谶纬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例:谶纬之学。英:divinationcombinedwithmysticalconfucianistbelief;谶纬[chènwěi]⒈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例谶纬之学。英divinationcombinedwithmysticalconfucianistbelief;
基础解释
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
引证解释
⒈ 汉代流行的神学迷信。“讖”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引:《后汉书·方术传上·廖扶》:“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讖纬、风角、推步之术。”《隋书·经籍志一》:“煬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讖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谶纬里包含着一部分天文、历法和地理的知识,还有很多古代的神话传说,但大部分充满着神学迷信的内容。”⒈汉代流行的神学迷信。“讖”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引《后汉书·方术传上·廖扶》:“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讖纬、风角、推步之术。”《隋书·经籍志一》:“煬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讖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谶纬里包含着一部分天文、历法和地理的知识,还有很多古代的神话传说,但大部分充满着神学迷信的内容。”
综合释义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后汉书·方术传上·廖扶》:“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讖纬、风角、推步之术。”《隋书·经籍志一》:“煬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讖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谶纬里包含着一部分天文、历法和地理的知识,还有很多古代的神话传说,但大部分充满着神学迷信的内容。”
国语辞典
⒈ 《谶录》和《图纬》,皆为占验符命的书。引:《后汉书·卷八一·方术传上·廖扶传》:「绝志世外,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风角、推步之术。」谶纬[chènwěi]⒈《谶录》和《图纬》,皆为占验符命的书。引《后汉书·卷八一·方术传上·廖扶传》:「绝志世外,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风角、推步之术。」
辞典修订版
《谶录》和《图纬》,皆为占验符命的书。《后汉书.卷八一.方术传上.廖扶传》:「绝志世外,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风角、推步之术。」
辞典简编版
谶录和图纬,都是古代占验符命的书。
其他释义
1.汉代流行的神学迷信。'谶'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
谶纬造句
1.谶纬之学是汉代的一种具有浓重神秘主义色彩的学术思想。
2.他们的主要理据是,五运之说不见于六经,乃阴阳家不经之谈,就其本质而言,可以说是与谶纬一路的东西,所以根本就不值得信奉。
3.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明清小说中谶纬现象的立意、叙事与审美的功能。
4.它既有朴素的辩证法认识论的价值一面,也有神学、谶纬迷信合流的荒诞一面。
5.魏晋之后,“谶纬”之学式微,缑山迎来了“《汉书》学者”包恺与“骑牛读汉书”的李密。
6.它起源于占星术,后世的占星、谶纬诸家及佛、道二教都对它有所发展。
7.谶纬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8.相诗学是命运相学以诗相人的发展产物,也是春秋赋诗言志、两汉谶纬解诗的发展产物。
9.古文经学斥责今文经学附会谶纬的妖妄,强调文字训诂对于治经的重要性。
10.《白虎通义》大量援据谶纬,明显的称引谶纬就达二十余处,至于“稽合图谶”。
谶纬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