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六事
liù shì

【拼音】:liù shì

【注音】:ㄌ一ㄡˋㄕˋ

【结构】:六(独体结构)事(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六事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上古指领兵的六卿。《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孔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相传商初天下大旱﹐汤曾祷于桑林﹐以六事自责。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指六书。
基础解释
上古指领兵的六卿。《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孔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相传商初天下大旱﹐汤曾祷于桑林﹐以六事自责。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指六书。
引证解释
⒈上古指领兵的六卿。引《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孔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唐白居易《忆晦叔》诗:“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宋曾巩《兵部侍郎制》:“夫兵,天下之备,谁能去之?自士不出於井地,而将非六事之人,歷世以来,皆古之宜法,而患夫势之难行。”⒉相传商初天下大旱,汤曾祷于桑林,以六事自责。引《荀子·大略》:“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謁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宋黄庭坚《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桑林请六事,河水问九畴。”明李东阳《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桑林纔六事,也能昭格应商祈。”⒊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引《尚书大传》卷三:“若民不敬事,则会批之于六沴、六事之机以县示我。”郑玄注:“事,六事也……言天下有过,神灵亦合推於六沴。六事,貌、言、视、听、思心、王极。机,天文也。天文运转以县(悬)见六事之变异示我。”按,《后汉书·五行志一》“气之相伤谓之沴”刘昭注引《续汉书》谓六事为貌、言、视、听、思、心。宋苏舜钦《大风》诗:“六事不合暴风作,尝闻《洪范》有此言。”⒋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引《金史·百官志一》:“宣宗兴定元年,行辟举县令法,以六事考之,一曰田野闢,二曰户口增,三曰赋役平,四曰盗贼息,五曰军民和,六曰词讼简。”《水浒传》第一二〇回:“﹝宋江﹞到任之后,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⒌指六书。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指事象形会意为形体之事,形声假借为声音之事,转注者,训詁之事也。参见“六书”。引虞夏书契,今不可见,岣嶁禹书,伪造不足论,商周以来,则刻於骨甲金石者多有,下及秦汉,文字弥繁,而摄以六事,大抵弭合。”
网络解释
六事六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iùshì,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
综合释义
上古指领兵的六卿。《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孔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唐白居易《忆晦叔》诗:“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宋曾巩《兵部侍郎制》:“夫兵,天下之备,谁能去之?自士不出於井地,而将非六事之人,歷世以来,皆古之宜法,而患夫势之难行。”相传商初天下大旱,汤曾祷于桑林,以六事自责。《荀子·大略》:“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謁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宋黄庭坚《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桑林请六事,河水问九畴。”明李东阳《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桑林纔六事,也能昭格应商祈。”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尚书大传》卷三:“若民不敬事,则会批之于六沴、六事之机以县示我。”郑玄注:“事,六事也……言天下有过,神灵亦合推於六沴。六事,貌、言、视、听、思心、王极。机,天文也。天文运转以县(悬)见六事之变异示我。”按,《后汉书·五行志一》“气之相伤谓之沴”刘昭注引《续汉书》谓六事为貌、言、视、听、思、心。宋苏舜钦《大风》诗:“六事不合暴风作,尝闻《洪范》有此言。”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金史·百官志一》:“宣宗兴定元年,行辟举县令法,以六事考之,一曰田野闢,二曰户口增,三曰赋役平,四曰盗贼息,五曰军民和,六曰词讼简。”《水浒传》第一二○回:“﹝宋江﹞到任之后,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指六书。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指事象形会意为形体之事,形声假借为声音之事,转注者,训詁之事也。虞夏书契,今不可见,岣嶁禹书,伪造不足论,商周以来,则刻於骨甲金石者多有,下及秦汉,文字弥繁,而摄以六事,大抵弭合。”参见“六书”。
汉语大词典
(1).上古指领兵的六卿。《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孔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唐白居易《忆晦叔》诗:“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宋曾巩《兵部侍郎制》:“夫兵,天下之备,谁能去之?自士不出于井地,而将非六事之人,历世以来,皆古之宜法,而患夫势之难行。”(2).相传商初天下大旱,汤曾祷于桑林,以六事自责。《荀子·大略》:“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宋黄庭坚《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桑林请六事,河水问九畴。”明李东阳《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桑林才六事,也能昭格应商祈。”(3).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尚书大传》卷三:“若民不敬事,则会批之于六沴、六事之机以县示我。”郑玄注:“事,六事也……言天下有过,神灵亦合推于六沴。六事,貌、言、视、听、思心、王极。机,天文也。天文运转以县(悬)见六事之变异示我。”按,《后汉书·五行志一》“气之相伤谓之沴”刘昭注引《续汉书》谓六事为貌、言、视、听、思、心。宋苏舜钦《大风》诗:“六事不合暴风作,尝闻《洪范》有此言。”(4).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金史·百官志一》:“宣宗兴定元年,行辟举县令法,以六事考之,一曰田野辟,二曰户口增,三曰赋役平,四曰盗贼息,五曰军民和,六曰词讼简。”《水浒传》第一二○回:“﹝宋江﹞到任之后,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5).指六书。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指事象形会意为形体之事,形声假借为声音之事,转注者,训诂之事也。虞夏书契,今不可见,岣嵝禹书,伪造不足论,商周以来,则刻于骨甲金石者多有,下及秦汉,文字弥繁,而摄以六事,大抵弭合。”参见“六书”。
其他释义
1.上古指领兵的六卿。《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孔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2.相传商初天下大旱﹐汤曾祷于桑林﹐以六事自责。3.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4.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5.指六书。
六事造句
1.一壶桂花酒,送给好朋友。两碟月饼香,绵绵情意长。三生实有幸,愿你烦恼尽。四季月常圆,快乐又悠闲。五福又临门,愿你倍精神。六六事业顺,成功把你随。七喜人陶醉,幸福把你围。八月中秋节,提前祝福你。
2.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3.一壶桂花酒,送给好朋友。两碟月饼香,绵绵情意长。三生实有幸,愿你烦恼尽。四季月常圆,快乐又悠闲。五福又临门,愿你倍精神。六六事业顺,成功把你随。七喜人陶醉,幸福把你围。中秋佳节到,愿合家欢乐!
4.一壶陈年酒,送给老朋友;两地距离长,你我情意浓;三生实有幸,与君言谈欢;四季月常圆,快乐又悠闲;五福齐临门,愿君好运随;六六事业顺,成功把你追;国庆七天假,幸福伴身边!
5.况这六事鬼又惯做两脚居间,与他商量,也甚便当。
6.同年4月6日,在国民党当局大量逮捕台湾爱国学生和文化人士的“四·六事件”中,杨逵也身陷囹圉,被判处12年徒刑。
7.士的“四·六事件”中,杨逵也身陷囹圉,被判处12年徒刑。
8.士的“四·六事件”中,杨逵也身陷囹圉,被判处12年徒刑。[https://www.chazidian.com/zj-292475/六事造句]
9.况这六事鬼又惯做两脚居间,与他商量,也甚便当。(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10.同年4月6日,在国民党当局大量逮捕台湾爱国学生和文化人士的“四·六事件”中,杨逵也身陷囹圉,被判处12年徒刑。[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六事造句]
六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