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书契
shū qì

【拼音】:shū qì

【注音】:ㄕㄨㄑ一ˋ

【结构】:书(独体结构)契(上下结构)

【简体】:书契

【繁体】:書契

字义分解
书契的解释
词语解释
书契shūqì。(1)指文字。(2)指契约等书面凭证。书契[shūqì]⒈指文字。例始画八卦,造书契。——《书序》英characters;⒉指契约等书面凭证。例掌稽市之书契。——《地官》英evidence;
基础解释
∶指文字始画八卦,造书契。——《书序》∶指契约等书面凭证掌稽市之书契。——《地官》
引证解释
⒈指文字。引《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陆德明释文:“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珪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东南临海,西北不临海,书契所能言,无有言西北海状者。”朱自清《经典常谈·<说文解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⒉契约之类的文书凭证。引《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孙诒让正义:“凡以文书为要约,或书於符券,或载於簿书,并谓之书契。”《周礼·地官·质人》:“掌稽市之书契。”
网络解释
书契书契是正面写字、侧面刻齿以便验对的竹木质券契,是一种有契约性质的文书;它亦指文字。
综合释义
指文字。《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陆德明释文:“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珪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东南临海,西北不临海,书契所能言,无有言西北海状者。”朱自清《经典常谈·<说文解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契约之类的文书凭证。《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孙诒让正义:“凡以文书为要约,或书於符券,或载於簿书,并谓之书契。”《周礼·地官·质人》:“掌稽市之书契。”书契[shūqì]文字。《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资治通监.卷一一一.晋纪三十三.安帝隆安三年》:「珪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作为凭据之用的文字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汉.郑玄.注:「书契,符书也。」
汉语大词典
(1).指文字。《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陆德明释文:“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圭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东南临海,西北不临海,书契所能言,无有言西北海状者。”朱自清《经典常谈·〈说文解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2).契约之类的文书凭证。《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孙诒让正义:“凡以文书为要约,或书于符券,或载于簿书,并谓之书契。”《周礼·地官·质人》:“掌稽市之书契。”
国语辞典
文字。书契[shūqì]⒈文字。引《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资治通鉴·卷一一一·晋纪三十三·安帝隆安三年》:「珪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⒉作为凭据之用的文字契约。引《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汉·郑玄·注:「书契,符书也。」
辞典修订版
文字。《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资治通监.卷一一一.晋纪三十三.安帝隆安三年》:「珪曰:『书籍凡有几何,如何可集?』对曰:『自书契以来,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胜计。苟人主所好,何忧不集。』」作为凭据之用的文字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六曰听取予以书契。」汉.郑玄.注:「书契,符书也。」
其他释义
1.指文字。2.契约之类的文书凭证。
书契造句
1.我们是一群由学生组成的团契小组,现在我们正在学习讨论罗马书,备有简单的晚餐,一起诗歌,游戏,查经,更是同学彼此交通的时间。
2.从原始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到兽骨龟甲上的卜辞书契,书法艺术美的历程由此起步。
3.或许听起来有些非常刺耳,但汉语的读音方案委实非常多,而大部分数的读音方案不是啥子书契委员会鼓励大家的,就是文字学家提出来的,更糟糕的是由那一些文字学家组成的书契委员会提出来的。
4.制止出现大段书契哄骗有助于用户浏览网站的东西,比如,点式列表、副题、要害词和超链接等等。
5.伏羲继天立极、一画开天,演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取火种、定历度、制娶嫁、创瑟乐,开创了华夏文明,创造了以“先天易学”为核心的伏羲文化。
6.由于象形文字出现在铜石并用时代,造字者乃黄帝轩辕氏的助手仓颉,故伏羲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造书契”。
7.把你的熬头稿视作一篇等候扩大的庞大的概要,之后让书契自由流淌。
8.这位古希腊哲学家似乎能够用简单的书契抒发复杂的思想。
9.爱青阳、九华山山水秀美,恋契友范仲淹情深,曾有言“爱彼九华书契”。 
10.嗣君昏暴,书契弗睹,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抱痛,噍类靡馀。
书契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