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亲誉
qīn yù

【拼音】:qīn yù

【注音】:ㄑ一ㄣㄩˋ

【结构】:亲(上下结构)誉(上下结构)

【繁体】:親譽

字义分解
亲誉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亲近而称誉。语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2.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亲誉[qīnyù]⒈亲近而称誉。语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⒉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
基础解释
亲近而称誉。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
引证解释
⒈亲近而称誉。引语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荀子·议兵》:“於是有能化善脩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宋司马光《臧郎中挽歌》之一:“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⒉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引唐玄宗《<孝经>序》:“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邢昺疏:“慈爱之心曰亲,声美之称曰誉。谓三王之世,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亲誉之道,日益著见,故曰亲誉益著也。”
网络解释
亲誉亲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nyù,是指亲近而称誉。
综合释义
亲近而称誉。语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荀子·议兵》:“於是有能化善脩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宋司马光《臧郎中挽歌》之一:“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唐玄宗《<孝经>序》:“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邢昺疏:“慈爱之心曰亲,声美之称曰誉。谓三王之世,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亲誉之道,日益著见,故曰亲誉益著也。”亲誉[qīnyù]亲近而称誉。语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 
网友释义
亲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nyù,是指亲近而称誉。
汉语大词典
(1).亲近而称誉。语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荀子·议兵》:“于是有能化善脩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宋司马光《臧郎中挽歌》之一:“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2).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唐玄宗《〈孝经〉序》:“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邢炳疏:“慈爱之心曰亲,声美之称曰誉。谓三王之世,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亲誉之道,日益著见,故曰亲誉益著也。”
其他释义
1.亲近而称誉。语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2.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
亲誉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