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宥免
yòu miǎn

【拼音】:yòu miǎn

【注音】:一ㄡˋㄇ一ㄢˇ

【结构】:宥(上下结构)免(上下结构)

【简体】:宥免

【繁体】:宥免

字义分解
宥免的解释
词语解释
赦免;宽恕。宥免[yòumiǎn]⒈赦免;宽恕。
引证解释
⒈赦免;宽恕。引《北史·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唐元稹《韦珩京兆府美原县令制》:“昔先王眚灾肆赦,则殊死已降,无不宥免。而受贿枉法者,独不在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嫗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嫗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祕,撮毛尽矣!’”
网络解释
宥免1、赦免;宽恕。
综合释义
赦免;宽恕。《北史·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唐元稹《韦珩京兆府美原县令制》:“昔先王眚灾肆赦,则殊死已降,无不宥免。而受贿枉法者,独不在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嫗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嫗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祕,撮毛尽矣!’”宥免[yòumiǎn]宽恕、赦免。《北史.卷四三.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聊斋志异.卷六.江城》:「妪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妪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秘,撮毛尽矣!』」
网友释义
宥免 yòumiǎn1、赦免;宽恕。2、出处、《北史·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唐元稹《韦珩京兆府美原县令制》:“昔先王眚灾肆赦,则殊死已降,无不宥免。而受贿枉法者,独不在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妪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妪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秘,撮毛尽矣!’”
汉语大词典
赦免;宽恕。《北史·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唐元稹《韦珩京兆府美原县令制》:“昔先王眚灾肆赦,则殊死已降,无不宥免。而受贿枉法者,独不在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妪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妪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秘,撮毛尽矣!’”
国语辞典
宽恕、赦免。宥免[yòumiǎn]⒈宽恕、赦免。引《北史·卷四三·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聊斋志异·卷六·江城》:「妪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妪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秘,撮毛尽矣!』」
辞典修订版
宽恕、赦免。《北史.卷四三.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聊斋志异.卷六.江城》:「妪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妪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秘,撮毛尽矣!』」
其他释义
1.赦免;宽恕。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宥免造句
1.无奈之下想出一招,按地址给每一位写了封信,解释原委道尽歉意,表白羞愧之情并万求宥免云云。
2.例应拿回,因念两世国戚,有功於社稷,殊恩宽宥,免罪不究。【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3.例应拿回,因念两世国戚,有功於社稷,殊恩宽宥,免罪不究。https://www.chazidian.com/zj-304379/查字典造句
宥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