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兵:用兵。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最可贵的是行动特别迅速。比喻办事贵在迅速果断。兵贵神速[bīngguìshénsù]⒈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语本《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⒉比喻处事以特别迅速为贵。
引证解释
⒈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引语本《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輜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輜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宋王銍《默记》卷上:“诚能由山背小路率众浮西涧水至城下,斩关而入,彼方战胜而骄,解甲休众,必不为备,可以得志,所谓‘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清昭槤《啸亭杂录·亮总兵》:“吾闻兵贵神速,未闻迟巧。”⒉比喻处事以特别迅速为贵。引闻捷《海燕》:“兵贵神速,你的文章来得好快。”
释义
表示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综合释义
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今夜分四路去劫大寨,杀得他只轮不返。◎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七回
网友释义
兵贵神速,表示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神速:特别迅速。出自《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有相关典故。
国语辞典
军事行动要求迅速,以免贻误军机。兵贵神速[bīngguìshénsù]⒈军事行动要求迅速,以免贻误军机。引《三国演义·第二六回》:「皆是汝等迟缓军心,迁延日月,有妨大事!岂不闻『兵贵神速』乎?」明·张凤翼《红拂纪·第二七出》:「靖闻兵贵神速,且明日支干大利,就起兵前去。」成语解释兵贵神速
辞典修订版
军事行动要求迅速,以免贻误军机。《三国演义.第二六回》:「皆是汝等迟缓军心,迁延日月,有妨大事!岂不闻『兵贵神速』乎?」明.张凤翼《红拂纪.第二七出》:「靖闻兵贵神速,且明日支干大利,就起兵前去。」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军事行动要求迅速,以免贻误军机。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皆是汝等迟缓军心,迁延日月,有妨大事!岂不闻兵贵神速乎?明˙张凤翼˙红拂纪˙第二十七出:靖闻兵贵神速,且明日支干大利,就起兵前去。
其他释义
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典故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侣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会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你现在威镇天下,但乌丸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必然不会防备。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刘表是个空谈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忧的。”,曹操于是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知道我军的情况,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孙康所杀。
出处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