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豹韬
bào tāo

【拼音】:bào tāo

【注音】:ㄅㄠˋㄊㄠ

【结构】:豹(左右结构)韬(左右结构)

【繁体】:豹韜

字义分解
豹韬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借指用兵的韬略。用豹皮制成的弓袋。豹韬[bàotāo]⒈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借指用兵的韬略。用豹皮制成的弓袋。
引证解释
⒈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引《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韜》废矣!”高诱注:“《金縢》、《豹韜》,周公、太公阴谋图王之书也。”⒉借指用兵的韬略。引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韜。”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一纸军书下,如云万骑来,豹韜犹未展,麟阁已先开。”⒊用豹皮制成的弓袋。引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韜而直下,建龙节以遐征。”
网络解释
豹韬豹韬,(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韬》废矣!”高诱注:“《金縢》、《豹韬》,周公、太公阴谋图王之书也。”(2).借指用兵的韬略。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一纸军书下,如云万骑来,豹韬犹未展,麟阁已先开。”(3).用豹皮制成的弓袋。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韬而直下,建龙节以遐征。”
综合释义
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韜》废矣!”高诱注:“《金縢》、《豹韜》,周公、太公阴谋图王之书也。”借指用兵的韬略。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韜。”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一纸军书下,如云万骑来,豹韜犹未展,麟阁已先开。”用豹皮制成的弓袋。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韜而直下,建龙节以遐征。”豹韬[bàotāo]
汉语大词典
(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淮南子·精神训》:“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韬》废矣!”高诱注:“《金縢》、《豹韬》,周公、太公阴谋图王之书也。”(2).借指用兵的韬略。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一纸军书下,如云万骑来,豹韬犹未展,麟阁已先开。”(3).用豹皮制成的弓袋。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韬而直下,建龙节以遐征。”
其他释义
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周吕尚(号太公望)所撰。2.借指用兵的韬略。3.用豹皮制成的弓袋。
豹韬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