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调度。打发,使令。支吾搪塞。排遣。支调[zhīdiào]⒈调度。打发,使令。支吾搪塞。排遣。
基础解释
调度。打发,使令。3.支吾搪塞。4.排遣。
引证解释
⒈调度。引《新唐书·百官志一》:“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⒉打发,使令。⒊支吾搪塞。引《水浒传》第十六回:“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何倒生支调,推辞不去?’”《金瓶梅词话》第八四回:“那石道士躲去一边,只教徒弟来支调。”《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从来説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狄周虽是极力的支调,怎能瞒着住人?”⒋排遣。引明无名氏《再生缘》第二出:“玉损香消,断柔肠好难支调。”
网络解释
支调调度。《新唐书·百官志一》:“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
综合释义
调度。《新唐书·百官志一》:“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打发,使令。支吾搪塞。《水浒传》第十六回:“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何倒生支调,推辞不去?’”《金瓶梅词话》第八四回:“那石道士躲去一边,只教徒弟来支调。”《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从来説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狄周虽是极力的支调,怎能瞒着住人?”排遣。明无名氏《再生缘》第二出:“玉损香消,断柔肠好难支调。”敷衍、打发。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他既然支调咱家回去,早气出我个四句来了。」《金瓶梅.第四零回》:「随你催讨终朝,只拏口儿支调。」
汉语大词典
(1).调度。《新唐书·百官志一》:“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2).打发,使令。(3).支吾搪塞。《水浒传》第十六回:“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何倒生支调,推辞不去?’”《金瓶梅词话》第八四回:“那石道士躲去一边,只教徒弟来支调。”《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从来说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狄周虽是极力的支调,怎能瞒着住人?”(4).排遣。明无名氏《再生缘》第二出:“玉损香消,断柔肠好难支调。”
国语辞典
敷衍、打发。支调[zhīdiào]⒈敷衍、打发。引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他既然支调咱家回去,早气出我个四句来了。」《金瓶梅·第四〇回》:「随你催讨终朝,只拏口儿支调。」
辞典修订版
敷衍、打发。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他既然支调咱家回去,早气出我个四句来了。」《金瓶梅.第四零回》:「随你催讨终朝,只拏口儿支调。」
其他释义
1.调度。2.打发,使令。3.支吾搪塞。4.排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