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知见
zhī jiàn

【拼音】:zhī jiàn

【注音】:ㄓㄐ一ㄢˋ

【结构】:知(左右结构)见(独体结构)

【繁体】:知見

字义分解
知见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见识﹐见解。知见[zhījiàn]⒈见识;见解。⒉看见,知道。⒊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基础解释
见识;见解。看见,知道。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引证解释
⒈见识;见解。引《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介甫之病,坐不近人情,故君实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介甫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⒉看见,知道。引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冯湛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刘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⒊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引宋秦观《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清龚自珍《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网络解释
知见知见,出自《汉书·文帝纪》,意思是知识、见解,在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也有看见、知道的意思,还可作为佛教用语使用。
综合释义
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介甫之病,坐不近人情,故君实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介甫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看见,知道。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冯湛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刘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宋秦观《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清龚自珍《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汉语大词典
(1).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丐以启告朕。”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介甫之病,坐不近人情,故君实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介甫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2).看见,知道。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冯湛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刘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宋秦观《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清龚自珍《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其他释义
1.见识;见解。2.看见,知道。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知见造句
1.两人瞒婚工夫做到十足,连好兄弟陈子聪等也懵然不知,见证婚礼的圈中人只有担任伴郎的尹子维。
2.在想像中,你哥哥是个赳赳武夫,怎知见时却羽扇纶巾,很有儒将风采。
3.当罪犯劫持人质时,“部司及邻伍知见,避质不格者,徒二年”。
4.这是观身禅的修学次第,下手简易,逐渐深入,证悟实相,体达佛陀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诸法实相,最终圆证菩提。
5.假饶答话拣辨如悬河,祇成得个颠倒知见
6.在那个大时代,各种天骄就像流星般横天而过,这其中,正人君子有,势利小人也不乏,首鼠两端的汉奸都不知见过凡几。
7.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8.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着意,才着意,便是有个私心。
9.另文殊在维摩诘经中与维摩诘居士的对谈,更是将佛法知见带入了最高境界。
10.何以故?祖师西来意本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自至亲证真如实相,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性、证一分法身,与佛同眠同起,一个锅里搅饭勺也。
知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