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朗朗上口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拼音】:lǎng lǎng shàng kǒu

【简体】:朗朗上口

【繁体】:朗朗上口

字义分解
朗朗上口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朗朗上口[lǎnglǎngshàngkǒu]⒈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引证解释
⒈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引:老舍《赵子曰》第八:“学生入学先读二年《易经》,《易经》念的朗朗上口,然后准其分科入系。”贺宜《<儿童文学选>序言》:“特别是有许多儿歌和歌谣,它们具有活泼自然的语言节奏、音乐色彩,读起来朗朗上口。”⒈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引老舍《赵子曰》第八:“学生入学先读二年《易经》,《易经》念的朗朗上口,然后准其分科入系。”贺宜《<儿童文学选>序言》:“特别是有许多儿歌和歌谣,它们具有活泼自然的语言节奏、音乐色彩,读起来朗朗上口。”
网友释义
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汉语大词典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老舍《赵子曰》第八:“学生入学先读二年《易经》,《易经》念的朗朗上口,然后准其分科入系。”贺宜《〈儿童文学选〉序言》:“特别是有许多儿歌和歌谣,它们具有活泼自然的语言节奏、音乐色彩,读起来朗朗上口。”
国语辞典
⒈ 诵读熟练,能顺口念出来。例: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浅显易懂,当时的老人或小孩大多能朗朗上口。」朗朗上口[lǎnglǎngshàngkǒu]⒈诵读熟练,能顺口念出来。例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浅显易懂,当时的老人或小孩大多能朗朗上口。」英语toflowrightoffthetongue(oflyricsorpoetry)​,torecitewithease,catchy(ofasong)​成语解释朗朗上口
辞典修订版
诵读熟练,能顺口念出来,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浅显易懂,当时的老人或小孩大多能朗朗上口。」
辞典简编版
诵读熟练,能顺口念出来。 【造句】这首五言绝句浅显易懂,无论老幼多能朗朗上口。
其他释义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出处
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近反义词
朗朗上口造句
1.他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不知是谁编的歌词,以方言唱起来颇为压韵,朗朗上口,故事生动,但其中有不少颇为暧昧的黄段子,带着些乡野的粗鲁和豪迈。
2.节目语言通俗易懂,都是老百姓的大白话,但又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深受村民喜爱。
3.老楞是村里识字最多的人,前些天乡里来宣传计划生育的戏词由他一手操办,自编自导自演,朗朗上口、简单易懂。
4.诚然,李院长编著的《弟子铭》不仅合辙押韵、平仄相谐,而且朗朗上口,清晰明了,青少年不用解释也可以明晰含义。 
5.比他小个三岁的李白,曾写过一首不亚于“一片冰心”的送别诗,即朗朗上口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书是美味的佳肴,让人大快朵颐,语文书是动听的音乐,让人赏心悦目;书是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书是简单的歌谱,让人朗朗上口;语文书是精干的教员,让人学识渊博。
7.雪花飘飘,寒风阵阵,我细细地聆听着寒风谱写成的有声有色的乐谱,为雪花的舞步增添一些光彩。寒风真像一位默默为雪花服务的人。过了一会儿,又为雪花写了一篇朗朗上口的诗歌,一会儿又为她热烈地鼓起了清脆的掌声。
8.该曲调朗朗上口,一时间受到了区队职工的欢迎并传唱开来。
9.佟吉生介绍,这些歌曲之所以广为传唱深受群众喜爱,除了歌词直白朗朗上口、旋律流畅,更重要的是融合了各个民族音乐元素,歌唱的是新疆人的故乡。
10.我国的诗词有合辙押韵的传统,特别是作为能够传唱的歌词在其偶数的句末,一般都会押在同一个韵脚上,使歌曲朗朗上口、娓娓动听。
朗朗上口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