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靡有孑遗
mǐ yǒu jié yí

【拼音】:mǐ yǒu jié yí

【简体】:靡有孑遗

【繁体】:靡有孑遺

字义分解
靡有孑遗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郑玄笺:“周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余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王先谦集疏引赵岐《孟子章句》:“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
基础解释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郑玄笺﹕/'周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余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王先谦集疏引赵岐《孟子章句》﹕/'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
引证解释
⒈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引:周餘黎民,靡有孑遗。”郑玄笺:“周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餘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王先谦集疏引赵岐《孟子章句》:“周餘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后汉书·应劭传》:“逆臣董卓,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国之一线生机,芟夷斩伐而靡有孑遗者,皆在此三十年也。”
综合释义
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是故每有太古最繁之种,风气渐革,越数百年数千年,消磨歇绝,至于~,如矿学家所见之古兽古禽是已。◎严复《原强》
汉语大词典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馀黎民,靡有孑遗。”郑玄笺:“周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馀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王先谦集疏引赵岐《孟子章句》:“周馀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后汉书·应劭传》:“逆臣董卓,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国之一线生机,芟夷斩伐而靡有孑遗者,皆在此三十年也。”
国语辞典
⒈ 毫无剩留。引:《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惠、怀之乱,京华荡复,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辞典修订版
毫无剩留。《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惠、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毫无剩留。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惠?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其他释义
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出处
《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靡有孑遗造句
1.于是东周迁洛,诸侯不轨,鲁宣初税亩,郑产为丘赋,先王之制,靡有孑遗
2.徐司空匪躬王室,遭罹凶祸,质与之少长,亲交兼常,曾无抚孤之仁,惟闻陵侮之酷,尺田寸宝,靡有孑遗
3.本次地震的伤亡人数,因灾害严重,《元史》和诸多历史文献以“不可胜计”、“靡有孑遗”来描述,或概略为数万、数十万。
4.如何还好姑息!小金川受过大恩,这回叛乱,偏是他起发,朕恨不得草剃禽猕,杀他个靡有孑遗
5.久之,王之诸孙有为僧者,居坟之西,为其废坏,庙与寺靡有孑遗,天台僧可观以诉于官。
6.“一旦而败于蕞尔,且靡有孑遗,浸至赔饷巨万万,割全台以求成,言之真可谓为痛哭流涕者矣”。
7.公元785年,“蝗尤甚,自东海西尽河、陇,群蔽天,旬日不息,经行之处,草木牛畜毛,靡有孑遗……饿馑枕道”,“民蒸蝗,……去翅足而食之”。
8.至清初,重庆森林的覆盖率达80%以上,为华南虎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清代重庆府志以“靡有孑遗”来表述当时人口的极度稀少。
9.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10.久之,王之诸孙有为僧者,居坟之西,为其废坏,庙与寺靡有孑遗,天台僧可观以诉于官。[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靡有孑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