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太玄
tài xuán

【拼音】:tài xuán

【注音】:ㄊㄞˋㄒㄨㄢˊ

【结构】:太(独体结构)玄(独体结构)

【简体】:太玄

【繁体】:太玄

字义分解
太玄的解释
词语解释
深奥玄妙的道理。太玄[tàixuán]⒈深奥玄妙的道理。
引证解释
⒈深奥玄妙的道理。引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五:“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张昭汉《甲寅春西湖小麦岭吊吴子一粟墓》诗:“神与太玄合,浩气摇江峦。”
网络解释
太玄《太玄经》,古代哲学著作。汉代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玄经》。扬雄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四库全书》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改为《太元经》。
综合释义
深奥玄妙的道理。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五:“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张昭汉《甲寅春西湖小麦岭吊吴子一粟墓》诗:“神与太玄合,浩气摇江峦。”太玄[tàixuán]虚无恬淡之道。《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书名。汉扬雄撰。参见「太玄经」条。《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术,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
汉语大词典
深奥玄妙的道理。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五:“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张昭汉《甲寅春西湖小麦岭吊吴子一粟墓》诗:“神与太玄合,浩气摇江峦。”
国语辞典
虚无恬淡之道。太玄[tàixuán]⒈虚无恬淡之道。引《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俯仰自得,游心太玄。」⒉书名。汉扬雄撰。参见「太玄经」条。引《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术,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德语Taixuanjing(S,Lit)​
辞典修订版
虚无恬淡之道。《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书名。汉扬雄撰。参见「太玄经」条。《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术,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
其他释义
1.深奥玄妙的道理。
太玄造句
1.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观无之妙,得有之徼;常无常有,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太上太玄
2.元康二年壬子八月十五日,太上老君命玉真上公崔文子、太玄真仙瑕丘仲,凭册书下令征召许逊,拜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白日升天。
3.再说现在自己不是首席执法了,那两仪太玄剑不知还会生什么变化,至于夫子剑更是属于中看不中吃的东西,确实很好,很好啊。
4.余下的九绝门、力神宗、太玄宗,虽然没被全灭,但也只剩下一半人马。
5.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6.太玄九重天,中阶巅峰筑基,可以凝练中阶太玄天灵根,甚至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天玄灵根又或者天机灵根,而且仅仅只是在凡阶巅峰的境界。
7.悬空城之上一条布匹垂落下来,八丈宽,二十六丈长,上方五个力透纸背,灵气逼人的大字太玄试剑会!这出自掌门至尊的笔墨,宣告试剑会开始。
8.外方内圆,太玄印下有所呈现必然是初阶灵根。
9.一切都在悟,感悟天地之力,感悟人生沧桑之变,太玄心经就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10.你……北堂家与古飞早已结仇,你再多此一举,难道就不怕引起北堂家与我太玄门产生纷争?
太玄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