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回翔
huí xiáng

【拼音】:huí xiáng

【注音】:ㄏㄨㄟˊㄒ一ㄤˊ

【结构】:回(全包围结构)翔(左右结构)

【简体】:回翔

【繁体】:回翔

字义分解
回翔的解释
词语解释
盘旋飞翔。徘徊;流连。悠闲自适貌。往返,往复。参见:回翔回翔[huíxiáng]⒈盘旋飞翔。徘徊;流连。悠闲自适貌。往返,往复。参见:回翔。
基础解释
往复回转飞翔。
引证解释
⒈盘旋飞翔。引汉王褒《九怀·昭世》:“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晋傅玄《秋兰篇》诗:“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南齐书·祥瑞志》:“十一月,虏国民齐祥归入灵丘关,闻殷然有声,仰视之,见山侧有紫气如云,众鸟回翔其间。”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⒉徘徊;流连。引宋苏轼《奉和凝祥池》诗:“鸣鑾自容与,立马久回翔。”元范梈《翰林杨仲弘诗集序》:“皇庆初,仲宏与余同为史官,会时有纂述事,每同舍下直,已而犹相与回翔留署,或至见月,月尽继烛。”⒊往返,往复。引宋曾巩《侍中制》:“某行蹈中和,学通古今,从容应物,有适用之材,慷慨立朝,多据经之论,比回翔於禁闥,遂更践於枢庭。”明李东阳《送都御使陈公之南京诗序》:“公(陈德政)举天顺甲申进士,自吏部而南,专领刑狱,回翔郎署间久。”清钱谦益《太常寺少卿郑三俊授中宪大夫》:“﹝郑三俊﹞性资恢杰,风操端庄,初以循良,进於留署,回翔守郡,敭歷宪司。”⒋悠闲自适貌。亦作“廻翔”。引汉王粲《杂诗》之一:“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水间。”清王先谦《朱梅崖溪音序》:“筠园方壮时,以诗名天下,尝游太学……顾以不得志,困而归,年几五十,回翔谿上,其诚有所乐耶?”⒌盘旋飞翔;回旋。引《楚辞·九歌·大司命》:“君迴翔兮以下,踰空桑兮从女。”南朝梁沉约《咏湖中雁》:“白水满春塘,旅鴈每廻翔。”清蒲松龄《蝗赋》:“或轩翥而竞去,或迴翔而顿止。”茅盾《子夜》一:“从屋子里散射出来的无线电音乐在空中回翔。”⒍指盘旋而行。引明汤显祖《游罗浮山赋》序:“从数羽衣人芟藴而上,鸟道三十餘里,迴翔眩视,草树飞走,光气有异,非所经识,意谓灵境。”清戴名世《书许翁事》:“尝与余登高山,驰马直腾,迴翔上下,趫健如少壮。”清蒲松龄《南山寿毕年伯母》诗:“八袠康强尚如昔,弛杖迴翔步高甬。”⒎水回流。引《文选·枚乘<七发>》:“迴翔青篾,衔枚檀桓。”李善注:“迴翔,水復流也。”⒏回转;返回。引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七九:“一去崑崙西,何时復迴翔。”⒐逗留;徘徊。引《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岑顺》:“军师进曰:‘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係四方;輜车直入无迴翔,六甲次第不乖行。’”唐无名氏《白蛇记》:“二女奴曰:‘娘子住此之东,今先去矣,郎君且此迴翔,某即出奉迎耳。’”明徐渭《又启诸南明侍郎》:“怜惜之心,或夺於顾忌;扶持之力,遂阻於迴翔。”⒑指任职或施展才干。引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西川是宰相迴翔地。”清归庄《左柱国光禄大夫路文贞公行状》:“已而里居,久之,復迴翔清署。”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前的社会组织,不能供他回翔。”⒒反复。引清戴名世《与何屺瞻书》:“余读之,廻翔往復,不能释去。”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援鹑堂笔记》:“见壁间悬有归有光文,今之欧阳子也,迴翔雒诵,不能舍去。”
网络解释
回翔回翔是一个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盘旋飞翔。汉王褒《九怀·昭世》:“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晋傅玄《秋兰篇》诗:“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南齐书·祥瑞志》:“十一月,虏国民齐祥归入灵丘关,闻殷然有声,仰视之,见山侧有紫气如云,众鸟回翔其间。”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徘徊;流连。宋苏轼《奉和凝祥池》诗:“鸣鑾自容与,立马久回翔。”元范梈《翰林杨仲弘诗集序》:“皇庆初,仲宏与余同为史官,会时有纂述事,每同舍下直,已而犹相与回翔留署,或至见月,月尽继烛。”往返,往复。宋曾巩《侍中制》:“某行蹈中和,学通古今,从容应物,有适用之材,慷慨立朝,多据经之论,比回翔於禁闥,遂更践於枢庭。”明李东阳《送都御使陈公之南京诗序》:“公(陈德政)举天顺甲申进士,自吏部而南,专领刑狱,回翔郎署间久。”清钱谦益《太常寺少卿郑三俊授中宪大夫》:“﹝郑三俊﹞性资恢杰,风操端庄,初以循良,进於留署,回翔守郡,敭歷宪司。”悠闲自适貌。汉王粲《杂诗》之一:“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水间。”清王先谦《朱梅崖溪音序》:“筠园方壮时,以诗名天下,尝游太学……顾以不得志,困而归,年几五十,回翔谿上,其诚有所乐耶?”亦作“廻翔”。盘旋飞翔;回旋。《楚辞·九歌·大司命》:“君迴翔兮以下,踰空桑兮从女。”南朝梁沉约《咏湖中雁》:“白水满春塘,旅鴈每廻翔。”清蒲松龄《蝗赋》:“或轩翥而竞去,或迴翔而顿止。”茅盾《子夜》一:“从屋子里散射出来的无线电音乐在空中回翔。”指盘旋而行。明汤显祖《游罗浮山赋》序:“从数羽衣人芟藴而上,鸟道三十餘里,迴翔眩视,草树飞走,光气有异,非所经识,意谓灵境。”清戴名世《书许翁事》:“尝与余登高山,驰马直腾,迴翔上下,趫健如少壮。”清蒲松龄《南山寿毕年伯母》诗:“八袠康强尚如昔,弛杖迴翔步高甬。”水回流。《文选·枚乘<七发>》:“迴翔青篾,衔枚檀桓。”李善注:“迴翔,水復流也。”回转;返回。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七九:“一去崑崙西,何时復迴翔。”逗留;徘徊。《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岑顺》:“军师进曰:‘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係四方;輜车直入无迴翔,六甲次第不乖行。’”唐无名氏《白蛇记》:“二女奴曰:‘娘子住此之东,今先去矣,郎君且此迴翔,某即出奉迎耳。’”明徐渭《又启诸南明侍郎》:“怜惜之心,或夺於顾忌;扶持之力,遂阻於迴翔。”指任职或施展才干。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西川是宰相迴翔地。”清归庄《左柱国光禄大夫路文贞公行状》:“已而里居,久之,復迴翔清署。”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前的社会组织,不能供他回翔。”反复。清戴名世《与何屺瞻书》:“余读之,廻翔往復,不能释去。”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援鹑堂笔记》:“见壁间悬有归有光文,今之欧阳子也,迴翔雒诵,不能舍去。”
网友释义
回翔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uixiang,基本意思是盘旋地飞。
汉语大词典
(1).盘旋飞翔。汉王褒《九怀·昭世》:“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晋傅玄《秋兰篇》诗:“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南齐书·祥瑞志》:“十一月,虏国民齐祥归入灵丘关,闻殷然有声,仰视之,见山侧有紫气如云,众鸟回翔其间。”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2).徘徊;流连。宋苏轼《奉和凝祥池》诗:“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元范梈《翰林杨仲弘诗集序》:“皇庆初,仲宏与余同为史官,会时有纂述事,每同舍下直,已而犹相与回翔留署,或至见月,月尽继烛。”(3).往返,往复。宋曾巩《侍中制》:“某行蹈中和,学通古今,从容应物,有适用之材,慷慨立朝,多据经之论,比回翔于禁闼,遂更践于枢庭。”明李东阳《送都御使陈公之南京诗序》:“公(陈德政)举天顺甲申进士,自吏部而南,专领刑狱,回翔郎署间久。”清钱谦益《太常寺少卿郑三俊授中宪大夫》:“﹝郑三俊﹞性资恢杰,风操端庄,初以循良,进于留署,回翔守郡,扬历宪司。”(4).悠闲自适貌。汉王粲《杂诗》之一:“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水间。”清王先谦《朱梅崖溪音序》:“筠园方壮时,以诗名天下,尝游太学……顾以不得志,困而归,年几五十,回翔溪上,其诚有所乐耶?”亦作“回翔”。(1).盘旋飞翔;回旋。《楚辞·九歌·大司命》:“君回翔兮以下,踰空桑兮从女。”南朝梁沈约《咏湖中雁》:“白水满春塘,旅雁每回翔。”清蒲松龄《蝗赋》:“或轩翥而竞去,或回翔而顿止。”茅盾《子夜》一:“从屋子里散射出来的无线电音乐在空中回翔。”(2).指盘旋而行。明汤显祖《游罗浮山赋》序:“从数羽衣人芟蕴而上,鸟道三十馀里,回翔眩视,草树飞走,光气有异,非所经识,意谓灵境。”清戴名世《书许翁事》:“尝与余登高山,驰马直腾,回翔上下,趫健如少壮。”清蒲松龄《南山寿毕年伯母》诗:“八帙康强尚如昔,弛杖回翔步高甬。”(3).水回流。《文选·枚乘〈七发〉》:“回翔青篾,衔枚檀桓。”李善注:“回翔,水复流也。”(4).回转;返回。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七九:“一去昆崙西,何时复回翔。”(5).逗留;徘徊。《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岑顺》:“军师进曰:‘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唐无名氏《白蛇记》:“二女奴曰:‘娘子住此之东,今先去矣,郎君且此回翔,某即出奉迎耳。’”明徐渭《又启诸南明侍郎》:“怜惜之心,或夺于顾忌;扶持之力,遂阻于回翔。”(6).指任职或施展才干。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西川是宰相回翔地。”清归庄《左柱国光禄大夫路文贞公行状》:“已而里居,久之,复回翔清署。”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前的社会组织,不能供他回翔。”(7).反复。清戴名世《与何屺瞻书》:“余读之,回翔往复,不能释去。”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援鹑堂笔记》:“见壁间悬有归有光文,今之欧阳子也,回翔雒诵,不能舍去。”
国语辞典
往复回转飞翔。《南齐书.卷一八.祥瑞志》:「见山侧有紫气如云,众鸟回翔其闲。」也作「回翔」。回翔[huíxiáng]⒈往复回转飞翔。也作「回翔」。引《南齐书·卷一八·祥瑞志》:「见山侧有紫气如云,众鸟回翔其闲。」
其他释义
盘旋地飞:鹰在空中~。
回翔造句
1.两道帆桅现都升帆,在这恶劣天气里,反令原本回翔不便的巨舰驾风飘行烟波湖面之上。
2.梦醒立回翔欲随,兰赠十万海洋醉。
3.众人一旁听之,渐被带入佳境,曲声博大太平,但觉天高海碧,鸥鸟回翔,阵阵海潮拍岸,气势磅礴。
4.秋晚葭芦既尽,食宿不得不落平沙,此际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警而复起之神,尽在简中。
5.又“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
6.但见岛上突起一山,山上青郁葱茏,松柏林立,奇花布锦,瑶草生香,山林之中白鹿奔走,猿猴攀援,仙鹤长鸣,鸾凤回翔
7.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8.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9.剑尖在刀身上一点,张良望再度借力回翔,长剑如灵蛇吐信般向着李越前一连刺出十七剑。
10.抬头上望,云封天柱,阴风回翔于浓云之下,天地之间一片萧煞之气。
回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