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签帅
qiān shuài

【拼音】:qiān shuài

【注音】:ㄑ一ㄢㄕㄨㄞˋ

【结构】:签(上下结构)帅(左右结构)

【繁体】:籤帥

字义分解
签帅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签帅[qiānshuài]⒈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
引证解释
⒈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南史·齐巴陵王子伦传》:“及明帝诛异己者,诸王见害,悉典籤所杀,竟无一人相抗。引孔珪闻之流涕曰:‘……若不立籤帅,故当不至於此。’”《梁书·江革传》:“时少王行事多倾意於籤帅,革以正直自居,不与籤帅等同坐。”
网络解释
签帅南朝以诸王出使,由朝廷派典签佐之,名为典领文书,实则监视诸王行动,因其权力甚大,遂有签帅之称。
综合释义
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南史·齐巴陵王子伦传》:“及明帝诛异己者,诸王见害,悉典籤所杀,竟无一人相抗。孔珪闻之流涕曰:‘……若不立籤帅,故当不至於此。’”《梁书·江革传》:“时少王行事多倾意於籤帅,革以正直自居,不与籤帅等同坐。”
汉语大词典
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南史·齐巴陵王子伦传》:“及明帝诛异己者,诸王见害,悉典签所杀,竟无一人相抗。孔圭闻之流涕曰:‘……若不立签帅,故当不至于此。’”《梁书·江革传》:“时少王行事多倾意于签帅,革以正直自居,不与签帅等同坐。”
其他释义
1.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
签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