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捐监
juān jiān

【拼音】:juān jiān

【注音】:ㄐㄨㄢㄐ一ㄢ

【结构】:捐(左右结构)监(上下结构)

【简体】:捐监

【繁体】:捐監

字义分解
捐监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捐监[juānjiān]⒈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
引证解释
⒈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引明黄瑜《双槐岁钞·援例入监》:“景泰改元,詔以边圉孔棘,凡生员纳粟上马者,许入监,限千人而止。”《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元年,罢一切捐例。廷议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於户部收捐,备各省賑济。从之。”
网络解释
捐监指明、清两代出资报捐而取得监生资格的人,始于明景帝时。初只限于生员,后无出身者也可捐纳而成为监生,称为例监。
综合释义
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明黄瑜《双槐岁钞·援例入监》:“景泰改元,詔以边圉孔棘,凡生员纳粟上马者,许入监,限千人而止。”《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元年,罢一切捐例。廷议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於户部收捐,备各省賑济。从之。”捐监[juānjiān]缴纳财物为监生。起于明朝景帝年间,最初只限生员,后平民也可纳赀为监生,称为「例监」,此制一直沿用到清代。
汉语大词典
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明黄瑜《双槐岁钞·援例入监》:“景泰改元,诏以边圉孔棘,凡生员纳粟上马者,许入监,限千人而止。”《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元年,罢一切捐例。廷议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于户部收捐,备各省赈济。从之。”
国语辞典
缴纳财物为监生。起于明朝景帝年间,最初只限生员,后平民亦可纳赀为监生,称为「例监」,此制一直沿用到清代。捐监[juānjiàn]⒈缴纳财物为监生。起于明朝景帝年间,最初只限生员,后平民亦可纳赀为监生,称为「例监」,此制一直沿用到清代。
辞典修订版
缴纳财物为监生。起于明朝景帝年间,最初只限生员,后平民也可纳赀为监生,称为「例监」,此制一直沿用到清代。
其他释义
1.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
捐监造句
1.彼一时,此一时,清朝该去考秀才,捐监生,现在就只得进学校。
2.捐监的影响恶劣,是导致明代中后期选法壅滞、学风日衰、社会腐败的重要原因。[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238067/]
3.捐监的影响恶劣,是导致明代中后期选法壅滞、学风日衰、社会腐败的重要原因。(www。chazidian。com/zj-238067/查字典造句)
捐监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