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儆戒
jǐng jiè

【拼音】:jǐng jiè

【注音】:ㄐ一ㄥˇㄐ一ㄝˋ

【结构】:儆(左右结构)戒(半包围结构)

【简体】:儆戒

【繁体】:儆戒

字义分解
儆戒的解释
词语解释
儆戒jǐngjiè。(1)告诫人使注意改正缺点错误。儆戒[jǐngjiè]⒈告诫人使注意改正缺点错误。英warn;
基础解释
告诫人使注意改正缺点错误。
引证解释
⒈警戒;戒备;戒惧。引《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宋司马光《进<古文孝经指解>表》:“府库者祖宗之府库,不可以赏非其功;法令者祖宗之法令,不可以罚非其罪:慎之重之,益自儆戒。”明张居正《宵夜勤政》诗:“世泰何曾忘儆戒,年丰犹自念寒飢。”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五幕:“我希望你留着不死,把我兄弟的故事传播出去,使天下后世的人晓得有我兄弟这样一位英雄,也使天下后世的暴君污吏知道儆戒。”
网络解释
儆戒儆戒,读音jǐngjiè,汉语词语,指告诫人使注意改正缺点错误。
综合释义
警戒;戒备;戒惧。《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宋司马光《进<古文孝经指解>表》:“府库者祖宗之府库,不可以赏非其功;法令者祖宗之法令,不可以罚非其罪:慎之重之,益自儆戒。”明张居正《宵夜勤政》诗:“世泰何曾忘儆戒,年丰犹自念寒飢。”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五幕:“我希望你留着不死,把我兄弟的故事传播出去,使天下后世的人晓得有我兄弟这样一位英雄,也使天下后世的暴君污吏知道儆戒。”
汉语大词典
警戒;戒备;戒惧。《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宋司马光《进〈古文孝经指解〉表》:“府库者祖宗之府库,不可以赏非其功;法令者祖宗之法令,不可以罚非其罪:慎之重之,益自儆戒。”明张居正《宵夜勤政》诗:“世泰何曾忘儆戒,年丰犹自念寒饥。”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五幕:“我希望你留着不死,把我兄弟的故事传播出去,使天下后世的人晓得有我兄弟这样一位英雄,也使天下后世的暴君污吏知道儆戒。”
国语辞典
警觉戒备。《书经.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也作「警戒」。儆戒[jǐngjiè]⒈警觉戒备。也作「警戒」。引《书经·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反褒嘉英语towarn,toadmonish
其他释义
1.警戒;戒备;戒惧。
儆戒造句
1.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2.为了儆戒别人,他们受到严厉惩罚。
3.目下贼势狂獗,官兵屡战无功,若不将骄兵悍将明正典刑,何以儆戒将来!
4.重锁钥而任北门,百僚是式;还儆戒而惠南国,万众腾欢。
5.老师对那个考试中抄袭的同学惩罚以儆戒其他人。
6.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尔学识渊博,敦厚诚信,为人诚恳,深得朕意,兹特赐“周末”假期,放松但不可放纵,望袛服隆恩,毋忘儆戒,钦此。
7.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
8.老师公开处罚那个考试抄袭他人的学生以示儆戒
9.包公针对这种弊病,专门出了一份告示,儆戒官员、士绅不得任意扩大贡砚数目,不准向砚工摊分工钱。
儆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