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抟扶
tuán fú

【拼音】:tuán fú

【注音】:ㄊㄨㄢˊㄈㄨˊ

【结构】:抟(左右结构)扶(左右结构)

【繁体】:摶扶

字义分解
抟扶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抟风。抟扶[tuánfú]⒈犹抟风。
引证解释
⒈犹抟风。参见“摶风”。引唐杜甫《大历三年春有诗凡四十韵》:“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摶扶。”
网络解释
抟扶译文
综合释义
犹抟风。唐杜甫《大历三年春有诗凡四十韵》:“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摶扶。”参见“摶风”。
网友释义
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汉语大词典
犹抟风。唐杜甫《大历三年春有诗凡四十韵》:“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参见“抟风”。《汉语大词典》:抟风(抟风)  拼音:tuánfēng(1).《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后因称乘风捷上为“抟风”。《艺文类聚》卷二七引南朝梁简文帝《阻归赋》:“蹑九枝而耀景,总六翮而抟风。”唐钱可复《莺出谷》诗:“抟风翻翰疾,向日弄吭频。”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八:“纵辔诚亏于远到,抟风勉屈于卑飞。”明张四维《双烈记·寇逸》:“夹攻里外施英勇,看他鹏翮怎抟风?”(2).旋风。唐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抟风飘不散,见晛忽偏摧。”宋王安石《寄李秀才兄弟》诗:“怒水抟风雪垄高,乱流追我只鱼舠。”(3).屋翼。我国传统建筑的亭、台、楼、阁、庙宇、宫殿屋檐角端翘起的部分。也叫飞檐。《仪礼·士冠礼》“直于东荣”郑玄注“荣,屋翼也”唐贾公彦疏:“荣,屋翼也者,即今之抟风。”抟,一本作“搏”。
其他释义
1.犹抟风。
抟扶造句
1.“以张晖的笃学、勤奋兼颖悟,大器何待晚成?鹏翼初展,虽毛羽未丰,但抟扶摇而薄九万,已是指顾间的事。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 
3.鹏之徙于南冥者,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 
4.我乃鲲之大化而为鹏,抟扶摇直上九万里不知有天。简媜 
5.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7.“以张晖的笃学、勤奋兼颖悟,大器何待晚成?鹏翼初展,虽毛羽未丰,但抟扶摇而薄九万,已是指顾间的事。[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57405/抟扶造句]
抟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