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游龙
yóu lóng

【拼音】:yóu lóng

【注音】:一ㄡˊㄌㄨㄥˊ

【结构】:游(左右结构)龙(独体结构)

【简体】:游龙

【繁体】:游龍

字义分解
游龙的解释
词语解释
游动的蛟龙。荭草的别名。游龙[yóulóng]⒈游动的蛟龙。⒉荭草的别名。《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荭草》﹝释名﹞引陈藏器曰:“天蓼即水荭,一名游龙,一名大蓼。”一说:游,谓枝叶放纵;龙,草名。见《诗·郑风·山有扶苏》郑玄笺、孔颖达疏。
引证解释
⒈游动的蛟龙。引《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明何景明《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游龙戢渊鳞,翔鷺振云翮。”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其继也,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⒉荭草的别名。一说:游,谓枝叶放纵;龙,草名。见《诗·郑风·山有扶苏》郑玄笺、孔颖达疏。引《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荭草》﹝释名﹞引陈藏器曰:“天蓼即水葒,一名游龙,一名大蓼。”⒊游动的龙。比喻姿态婀娜。引《古文苑·宋玉<舞赋>》:“軆如游龙,袖如素蜺。”章樵注:“《神女赋》:‘蜿若游龙。’言其轻举也。”《文选·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婉婉然如游龙之升。”《隶释·魏修孔子庙碑》:“虽大晧游龙以君世,虞氏仪凤以临民……尚何足称於大魏哉!”⒋喻良马。引《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游龙曜路,歌吹盈耳。”李善注:“《周礼》曰:凡马八尺为龙。”元耶律楚材《扈从羽猎》诗:“湛然扈从狼山东,御闲天马如游龙。”
网络解释
游龙(词语)游龙是指游动的蛟龙,出处《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综合释义
游动的蛟龙。《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明何景明《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游龙戢渊鳞,翔鷺振云翮。”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其继也,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荭草的别名。《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荭草》﹝释名﹞引陈藏器曰:“天蓼即水葒,一名游龙,一名大蓼。”一说:游,谓枝叶放纵;龙,草名。见《诗·郑风·山有扶苏》郑玄笺、孔颖达疏。游动的龙。比喻姿态婀娜。《古文苑·宋玉<舞赋>》:“軆如游龙,袖如素蜺。”章樵注:“《神女赋》:‘蜿若游龙。’言其轻举也。”《文选·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婉婉然如游龙之升。”《隶释·魏修孔子庙碑》:“虽大晧游龙以君世,虞氏仪凤以临民……尚何足称於大魏哉!”喻良马。《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游龙曜路,歌吹盈耳。”李善注:“《周礼》曰:凡马八尺为龙。”元耶律楚材《扈从羽猎》诗:“湛然扈从狼山东,御闲天马如游龙。”游龙[yóulóng]比喻众多壮盛。《后汉书.卷一零.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游龙[yóulóng]植物名。蓼科蓼属,一年生大草本。高二尺,密布白色绒毛。叶互生,具长柄,花红色或白色。主供栽培观赏用。也称为「马蓼」、「荭草」。
汉语大词典
(1).游动的蛟龙。《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明何景明《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游龙戢渊鳞,翔鹭振云翮。”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其继也,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2).荭草的别名。《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荭草》﹝释名﹞引陈藏器曰:“天蓼即水荭,一名游龙,一名大蓼。”一说:游,谓枝叶放纵;龙,草名。见《诗·郑风·山有扶苏》郑玄笺、孔颖达疏。(1).游动的龙。比喻姿态婀娜。《古文苑·宋玉〈舞赋〉》:“体如游龙,袖如素蜺。”章樵注:“《神女赋》:‘蜿若游龙。’言其轻举也。”《文选·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婉婉然如游龙之升。”《隶释·魏修孔子庙碑》:“虽大皓游龙以君世,虞氏仪凤以临民……尚何足称于大魏哉!”(2).喻良马。《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游龙曜路,歌吹盈耳。”李善注:“《周礼》曰:凡马八尺为龙。”元耶律楚材《扈从羽猎》诗:“湛然扈从狼山东,御闲天马如游龙。”
国语辞典
比喻众多壮盛。游龙[yóulóng]⒈比喻众多壮盛。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车如流水,马如游龙。」⒉植物名。蓼科蓼属,一年生大草本。高二尺,密布白色绒毛。叶互生,具长柄,花红色或白色。主供栽培观赏用。
辞典修订版
比喻众多壮盛。《后汉书.卷一零.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植物名。蓼科蓼属,一年生大草本。高二尺,密布白色绒毛。叶互生,具长柄,花红色或白色。主供栽培观赏用。也称为「马蓼」、「荭草」。
其他释义
1.游动的蛟龙。2.荭草的别名。《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有游龙。'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荭草》﹝释名﹞引陈藏器曰:'天蓼即水荭﹐一名游龙﹐一名大蓼。'一说:游﹐谓枝叶放纵;龙﹐草名。见《诗.郑风.山有扶苏》郑玄笺﹑孔颖达疏。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游龙造句
1.随后立即趟步上前,脚下踏着八卦掌的步法,手中运起太极剑,围着刘林打起了转,刹那间,只见云峰走如游龙,翻转似鹰,如行云流水般全无滞碍。
2.“前几天我路过娘家门口,看见前去请安的,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女嘉宾受吸引的主要是哥舒天的气质,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倜傥不羁,颐气神使间,带三分睥睨与傲性。
4.玄玄大陆风起云涌,看身负师门大仇的林天心如何以痞子行径、无赖手段力挫群雄?游龙附体,神玄凝道!傲视苍生我自逍遥!!!
5.紫阳山脉,云遮雾绕,群山连亘,苍翠峭拔,十数座山峰相连,仿佛一条游龙一般,让人一看便知此地不凡。 
6.细水银亮晶莹如雪,软剑独有的特性使它看似游龙,又似飞雪。雪花越来越密集,雪片越来越飞扬跋扈,最终苍茫一片漫无边际。
7.漳河水闪着粼粼波光,像一条游龙,摆动着它那长长的躯体。
8.除去明正德皇帝“游龙戏凤”那种不靠谱,一般来说,私访的结果都是贪官污吏一败涂地、老百姓载欣载奔、山呼万岁的。
9.超好来联席主编、手游龙虎豹联合创始人。
10.真个是人如恶虎,马似游龙;旗旗蔽日,金鼓喧天。
游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