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岐梁
qí liáng

【拼音】:qí liáng

【注音】:ㄑ一ˊㄌ一ㄤˊ

【结构】:岐(左右结构)梁(上下结构)

【繁体】:岐樑

字义分解
岐梁的解释
词语解释
岐山和梁山的并称。借指李茂贞和朱温。唐末,朱温封梁王;五代初,李茂贞自称岐王。岐梁(岐樑)[qíliáng]⒈岐山和梁山的并称。⒉借指李茂贞和朱温。唐末,朱温封梁王;五代初,李茂贞自称岐王。
引证解释
⒈岐山和梁山的并称。引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陈寳鸣鸡在焉。”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仇兆鳌注:“岐梁二山,在凤翔境内,王师在焉。”⒉借指李茂贞和朱温。唐末,朱温封梁王;五代初,李茂贞自称岐王。引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唐末,岐梁争长,东院主者知其将乱。”
网络解释
岐梁岐梁是汉语词语,借指李茂贞和朱温。
综合释义
岐山和梁山的并称。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陈寳鸣鸡在焉。”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仇兆鳌注:“岐梁二山,在凤翔境内,王师在焉。”借指李茂贞和朱温。唐末,朱温封梁王;五代初,李茂贞自称岐王。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唐末,岐梁争长,东院主者知其将乱。”
汉语大词典
(1).岐山和梁山的并称。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仇兆鳌注:“岐梁二山,在凤翔境内,王师在焉。”(2).借指李茂贞和朱温。唐末,朱温封梁王;五代初,李茂贞自称岐王。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唐末,岐梁争长,东院主者知其将乱。”
其他释义
1.岐山和梁山的并称。2.借指李茂贞和朱温。唐末,朱温封梁王;五代初,李茂贞自称岐王。
岐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