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汉民
hàn mín

【拼音】:hàn mín

【注音】:ㄏㄢˋㄇ一ㄣˊ

【词性】:名词。

【结构】:汉(左右结构)民(独体结构)

【简体】:汉民

【繁体】:漢民

字义分解
汉民的解释
词语解释
汉民Hànmín。(1)口:指汉族人。汉民[hànmín]⒈口:指汉族人。英theHanpeople;
基础解释
汉民Hànmín[口]∶指汉族人。
引证解释
⒈汉朝人。引《汉书·魏相传》:“间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輒奉归之,未有犯於边境。”⒉汉族人。元代指北方汉族和其他各族人。参见“汉人”。引《元史·世祖纪十一》:“二月己亥,敕中外,凡汉民持铁尺、手挝及杖之藏刃者,悉输于官。”
综合释义
汉朝人。《汉书·魏相传》:“间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輒奉归之,未有犯於边境。”汉族人。元代指北方汉族和其他各族人。《元史·世祖纪十一》:“二月己亥,敕中外,凡汉民持铁尺、手挝及杖之藏刃者,悉输于官。”参见“汉人”。
汉语大词典
(1).汉朝人。《汉书·魏相传》:“间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于边境。”(2).汉族人。元代指北方汉族和其他各族人。《元史·世祖纪十一》:“二月己亥,敕中外,凡汉民持铁尺、手挝及杖之藏刃者,悉输于官。”参见“汉人”。
国语辞典
汉族的人。汉民[hànmín]⒈汉族的人。
其他释义
指汉族人。
汉民造句
1.从内容来看,涉及有关边界纠纷档案、宗教、军事和蒙汉民词讼档案等。
2.回民中岂绝无稍知极思自拔来归者,然久处贼巢,既苦头目之侵凌迫胁,甫离巢穴,又畏汉民之报复寻仇,当生死莫卜之时,靡不依违其间,以求苟免,此解散之难也。
3.汉王殿下,晋徽商会的那些奸商伤风败俗,坏我大汉民风士气,实在是最大恶极,天津、保定一带士民群情激奋,若朝廷还不断然处置,我等恐有不测之事矣!!
4.陈公博在报告中未提到当时同是国民政府重要领导人的胡汉民,蒋介石后来也极力为胡汉民辩白,但事实上,胡汉民在“廖案”中有推脱不掉的嫌疑。
5.宗涛还没发话,冯汉民猛带小绳,只听轰轰的几声爆响,林子里尘土飞扬,瞬时如大雾笼罩,那片林子一片模糊。
6.他是武汉民间救援队“云豹”的创办者,实打实的“豹子头”。
7.明末风云变幻,内有饿殍遍野,流民暴动,外有鞑子虎视眈眈,当此家国沦丧之际,吾辈应热血奋起,重塑我大汉民族之威。
8.高皇帝举兵灭暴秦、平西楚,立起大汉民族的脊梁,文景之治筑起大汉帝国的高墙,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平诸越,东扫卫朝西开丝路,拓地万里造就强汉风采。
9.高皇帝举兵灭暴秦、平西楚,立起大汉民族的脊梁,文景之治筑起大汉帝国的高墙,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平诸越。
10.据了解,借助天津富饶的物产,历经几百年的发展,目前,天津菜已形成了一个涵盖汉民菜、清真菜、素菜、家乡地方特色菜和民间风味小吃等的完整菜品体系。
汉民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