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愧怍
kuì zuò

【拼音】:kuì zuò

【注音】:ㄎㄨㄟˋㄗㄨㄛˋ

【结构】:愧(左右结构)怍(左右结构)

【简体】:愧怍

【繁体】:愧怍

字义分解
愧怍的解释
词语解释
愧怍kuìzuò。(1)惭愧。愧怍[kuìzuò]⒈惭愧。英beashamed;
基础解释
(书)(形)惭愧:~不安。
引证解释
⒈惭愧。引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宋曾巩《又祭亡妻晁氏文》:“夙夜思惟,心颜愧怍。”明方孝孺《与黄希范书》:“千里遣徒,贐以束帛,而缺然无以报,不胜愧怍。”王蒙《杂色》:“这是一首曾经叫他落泪的歌曲,落泪之后他又惶惶不安,为自己的感情不健康而深感愧怍。”
网络解释
愧怍愧怍是一个汉语词汇,
释义
指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综合释义
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宋曾巩《又祭亡妻晁氏文》:“夙夜思惟,心颜愧怍。”明方孝孺《与黄希范书》:“千里遣徒,贐以束帛,而缺然无以报,不胜愧怍。”王蒙《杂色》:“这是一首曾经叫他落泪的歌曲,落泪之后他又惶惶不安,为自己的感情不健康而深感愧怍。”
网友释义
愧怍,拼音是kuìzuò,指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汉语大词典
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宋曾巩《又祭亡妻晁氏文》:“夙夜思惟,心颜愧怍。”明方孝孺《与黄希范书》:“千里遣徒,赆以束帛,而缺然无以报,不胜愧怍。”王蒙《杂色》:“这是一首曾经叫他落泪的歌曲,落泪之后他又惶惶不安,为自己的感情不健康而深感愧怍。”
国语辞典
惭愧。愧怍[kuìzuò]⒈惭愧。引《聊斋志异·卷六·云翠仙》:「我又不能御穷、分郎忧,中岂不愧怍?」英语ashamed
辞典修订版
惭愧。《聊斋志异.卷六.云翠仙》:「我又不能御穷、分郎忧,中岂不愧怍?」
其他释义
〈书〉惭愧。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愧怍造句
1.花暮雪看着少年黯淡下去的眼眸,忍不住有些愧怍了起来,她可不是故意要挑起伤心事的。
2.想到父王那悲悯而愧怍的脸,我忽然打断戈薇的话说“我想喝水。
3.“家中无字画,愧作乐都人”这句当地流传已久的话语,如今又在青少年中变成了“不写毛笔字,愧怍乐都人”的新说法。
4.不想大人如此厚待,使小人愧怍无地。
5.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6.我愧当桃菲菲的长辈,我,愧怍桃家之人!
7.谢敏振是义正言辞,心无愧怍,媒体却不敢附和,一时倒显得声寂音孤。
8.当初于禁将军兵败回朝,深感愧怍,已交绯印于宫中;却不知徐晃将军随司马都督出征而殁,绯印又在何处?
9.青彦的虐行,飘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里的胆怯与愧怍都与日俱增的飙升起来,越怕青彦上神的残忍,就越是对灼华感到愧疚。
10.感恩笑愧怍,恤民思清廉。
愧怍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