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噫气
yī qì

【拼音】:yī qì

【注音】:一ㄑ一ˋ

【结构】:噫(左右结构)气(独体结构)

【简体】:噫气

【繁体】:噫氣

字义分解
噫气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气壅塞而忽通,即吐气。2.噫气乃口反食气之病。。噫气[yīqì]⒈气壅塞而得通。吐气。⒉指风。⒊嗳气。
引证解释
⒈气壅塞而得通。吐气。引《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之中,噫而出气,仍名此气而为风也。”陈鼓应今注:“噫气,吐气出声。”宋余靖《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吸呼,横流以溟涨。”清金农《冬雪》诗:“噫气失煖威,顽寒出阴矫。”⒉指风。引清唐孙华《泊舟大孤山下》诗:“两日都行廿里程,朝来噫气尚难平。”清赵翼《飓风歌》:“谁将噫气闭土囊,一喷咽喉不可搤。”⒊嗳气。引《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復代赭石汤主之。”注:“噫气不除,胃气逆也。”
网络解释
噫气噫气乃口反食气之病。又名嗳气,为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而由口排出之气体。是脾胃疾病之一。《灵枢。口问篇》曰;“寒气客于胃,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谓噫”。
综合释义
气壅塞而得通。吐气。《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之中,噫而出气,仍名此气而为风也。”陈鼓应今注:“噫气,吐气出声。”宋余靖《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吸呼,横流以溟涨。”清金农《冬雪》诗:“噫气失煖威,顽寒出阴矫。”指风。清唐孙华《泊舟大孤山下》诗:“两日都行廿里程,朝来噫气尚难平。”清赵翼《飓风歌》:“谁将噫气闭土囊,一喷咽喉不可搤。”嗳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復代赭石汤主之。”注:“噫气不除,胃气逆也。”
汉语大词典
(1).气壅塞而得通。吐气。《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之中,噫而出气,仍名此气而为风也。”陈鼓应今注:“噫气,吐气出声。”宋余靖《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吸呼,横流以溟涨。”清金农《冬雪》诗:“噫气失煖威,顽寒出阴矫。”(2).指风。清唐孙华《泊舟大孤山下》诗:“两日都行廿里程,朝来噫气尚难平。”清赵翼《飓风歌》:“谁将噫气闭土囊,一喷咽喉不可扼。”(3).嗳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注:“噫气不除,胃气逆也。”
国语辞典
气壅塞而忽通,即吐气。噫气[yīqì]⒈气壅塞而忽通,即吐气。引《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宋·余靖〈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呼吸,横流以溟涨。」
辞典修订版
气壅塞而忽通,即吐气。《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宋.余靖〈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呼吸,横流以溟涨。」
其他释义
1.气壅塞而得通。吐气。2.指风。3.嗳气。
噫气造句
1.要想在下棺落葬时避开这噫气寒风洞的凶穴,那也不难,这就要考校那寻墓点穴的风水先生的眼力了。
2.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https://www。chazidian。com/zj-1808/查字典造句网
噫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