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本真
běn zhēn

【拼音】:běn zhēn

【注音】:ㄅㄣˇㄓㄣ

【结构】:本(独体结构)真(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本真的解释
词语解释
本真běnzhēn。(1)本源;真相;本来面貌。(2)〈方〉纯洁真诚。本真[běnzhēn]⒈本源;真相;本来面貌。例掩盖本真。英thereallook;⒉〈方〉:纯洁真诚。例为人本真。英singleandsincere;
基础解释
1.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性形容词语,多用于评价别人使用;即本质、本有、纯真,体真。2.“本真”最早源于对插画的评价,后多用于对人的评价或审批,部分人认为本真是女性所必有的要求,否则将是被嫌弃的。
引证解释
⒈犹正道,准则。引汉扬雄《<法言>序》:“事有本真,陈施於意,动不克咸,本诸身。譔《修身》。”⒉真实情况;本来面目。引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十四》:“古民陈诗以观民风,审乐以知时政。诗若乐,语言声音耳,而可用以察休戚得失者,事情之本真在焉。”《朱子语类》卷一二六:“盖道、释之教皆一再传而浸失其本真。”金王若虚《新唐书辨下》:“至於记録他人之言,岂可过加润色而失其本真。”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大臣者,探本真以奉君,过言有诛,矧旁饰躗言?故慎毋借言矣。”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正谊堂文集四十卷》:“且其所刊布儒先之书数十种,悉经删节,多失本真。”⒊犹天性,本性。引明宋濂《报恩说》:“爱如魑魅,幻化不一,能迷惑一切修善之士,颠倒错繆,丧其本真。”清曾国藩《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天之生圣人也,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无以全其纯固之天。”茅盾《子夜》十二:“那书房窗外的树木苏苏地讥笑他的心乱智昏。他又坐下了,咬紧着牙齿想要再一度努力恢复他的本真。”⒋质朴。引周立波《曾五喜》:“他为人本真、稳重,性情和睦,在生产上总是亲自带头干,并且吃得苦。”
网络解释
本真“本真”,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性形容词语,多用于评价别人使用;即本质、本有、纯真,体真。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
综合释义
犹正道,准则。汉扬雄《<法言>序》:“事有本真,陈施於意,动不克咸,本诸身。譔《修身》。”真实情况;本来面目。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十四》:“古民陈诗以观民风,审乐以知时政。诗若乐,语言声音耳,而可用以察休戚得失者,事情之本真在焉。”《朱子语类》卷一二六:“盖道、释之教皆一再传而浸失其本真。”金王若虚《新唐书辨下》:“至於记録他人之言,岂可过加润色而失其本真。”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大臣者,探本真以奉君,过言有诛,矧旁饰躗言?故慎毋借言矣。”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正谊堂文集四十卷》:“且其所刊布儒先之书数十种,悉经删节,多失本真。”犹天性,本性。明宋濂《报恩说》:“爱如魑魅,幻化不一,能迷惑一切修善之士,颠倒错繆,丧其本真。”清曾国藩《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天之生圣人也,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无以全其纯固之天。”茅盾《子夜》十二:“那书房窗外的树木苏苏地讥笑他的心乱智昏。他又坐下了,咬紧着牙齿想要再一度努力恢复他的本真。”质朴。周立波《曾五喜》:“他为人本真、稳重,性情和睦,在生产上总是亲自带头干,并且吃得苦。”
汉语大词典
(1).犹正道,准则。汉扬雄《〈法言〉序》:“事有本真,陈施于意,动不克咸,本诸身。撰《修身》。”(2).真实情况;本来面目。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十四》:“古民陈诗以观民风,审乐以知时政。诗若乐,语言声音耳,而可用以察休戚得失者,事情之本真在焉。”《朱子语类》卷一二六:“盖道、释之教皆一再传而浸失其本真。”金王若虚《新唐书辨下》:“至于记录他人之言,岂可过加润色而失其本真。”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大臣者,探本真以奉君,过言有诛,矧旁饰躗言?故慎毋借言矣。”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正谊堂文集四十卷》:“且其所刊布儒先之书数十种,悉经删节,多失本真。”(3).犹天性,本性。明宋濂《报恩说》:“爱如魑魅,幻化不一,能迷惑一切修善之士,颠倒错缪,丧其本真。”清曾国藩《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天之生圣人也,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无以全其纯固之天。”茅盾《子夜》十二:“那书房窗外的树木苏苏地讥笑他的心乱智昏。他又坐下了,咬紧着牙齿想要再一度努力恢复他的本真。”(4).质朴。周立波《曾五喜》:“他为人本真、稳重,性情和睦,在生产上总是亲自带头干,并且吃得苦。”
其他释义
1.犹正道,准则。2.真实情况;本来面目。3.犹天性,本性。4.质朴。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本真造句
1.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只是阅读它。我必须很快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
2.如果一个人要在这镇上走马观花中洞察到唯一的本真,那么,你必会问:磨坊水坝在哪呢?
3.水清清白白,水质清澈,没有一点沉积,不追求外表的绚烂和斑斓,而是固守着本真,以素颜来荡涤世间的尘垢;水不拘泥于固有的形态,柔软的身子可以适应万物,孕育着谦卑的品德,包容着天地自然。
4.放弃并非一件易事,那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担当。我要把曾经获得的一切全部丢下,我也要重新回归本真和自我,让自己意识到,其实我一直一无所有,那些绑缚在身上的都是虚妄,只要稍微一用力,不用风吹,自己就飘走了。这么远那么近。
5.大考日渐逼近,我却依然为女友心烦意乱,无心于书本,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6.这次《论集》收入多篇有关目录编纂的前言后记,叙述缘起始末,阐释发凡起例,皆能源源本本,真知灼识,随处可见。
7.在心灵的角落,总有一处尘埃,会蒙蔽本真,请悄然掸落;在人生的旅途,总有一团迷雾,会朦胧双眼,请无言拭去。世界清洁日,愿你内外皆修,心明眼亮!
8.以人为本、真挚聆听、用心思索,为各方人才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我们不变的承诺。
9.窗外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我的脸上,身上穿着橙色的家居服,扎着随意的马尾辫,轻松,本真而自然。
10.它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终究需要一本真实的手册,一个指南为我们现有的会员和那些才刚加入我们这令人兴奋事业的新会员,能让我们的产品让更多人知道。
本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