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比喻有才德而不为国用。语本《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朱熹集注:'怀宝迷邦,谓怀藏道德,不救国之迷乱。'
基础解释
比喻有才德而不为国用。语本《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朱熹集注:/'怀宝迷邦,谓怀藏道德,不救国之迷乱。/'
引证解释
⒈比喻有才德而不为国用。引语本《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朱熹集注:“怀宝迷邦,谓怀藏道德,不救国之迷乱。”《陈书·后主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明朱鼎《玉镜台记·庆赏》:“襄赞,看时事多艰,怎忍怀宝迷邦袖手看。”
解释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综合释义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老汉常听得秀才每说道:“幼而学,壮而行,~,谓之不仁。”◎《琵琶记》第四出怀宝迷邦[huáibǎomíbāng]怀有才德却听任国家陷于混乱状态。语本《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比喻隐匿才德,不愿出仕。《梁书.卷三八.贺琛传》:「卿既言之,应有深见,宜陈秘术,不可怀宝迷邦。」《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也作「怀道迷邦」。
网友释义
【解释】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汉语大词典
比喻有才德而不为国用。语本《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朱熹集注:“怀宝迷邦,谓怀藏道德,不救国之迷乱。”《陈书·后主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明朱鼎《玉镜台记·庆赏》:“襄赞,看时事多艰,怎忍怀宝迷邦袖手看。”
国语辞典
怀有才德却听任国家陷于混乱状态。语本《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比喻隐匿才德,不愿出仕。《梁书.卷三八.贺琛传》:「卿既言之,应有深见,宜陈秘术,不可怀宝迷邦。」《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也作「怀道迷邦」。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怀有才德却听任国家陷于混乱状态。语本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比喻隐匿才德,不愿出仕。梁书˙卷三十八˙贺琛传:卿既言之,应有深见,宜陈秘术,不可怀宝迷邦。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亦作怀道迷邦。
出处
《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