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畏葸不前
wèi xǐ bù qián

【拼音】:wèi xǐ bù qián

【注音】:ㄨㄟˋㄒ一ˇㄅㄨˋㄑ一ㄢˊ

【词性】:成语。

【简体】:畏葸不前

【繁体】:畏葸不前

字义分解
畏葸不前的解释
词语解释
解释为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的意思。出自宋·魏泰《东轩笔录》。畏葸不前[wèixǐbùqián]⒈畏惧胆怯,不敢前进。
引证解释
⒈畏惧胆怯,不敢前进。引《清史稿·高宗纪二》:“﹝乾隆十八年九月﹞丁卯,以扈从行围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综合释义
害怕退缩,停止前进的脚步。在困难面前~,不是我们的作风。
网友释义
出自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葸不前,当时谓拽动阵前。”解释为畏惧退缩,不敢前进。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停滞不前。
汉语大词典
畏惧胆怯,不敢前进。《清史稿·高宗纪二》:“﹝乾隆十八年九月﹞丁卯,以扈从行围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国语辞典
畏惧怯懦,不敢前进。《清史稿.卷一一.高宗本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围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也作「畏缩不前」。畏葸不前[wèixǐbùqián]⒈畏惧怯懦,不敢前进。也作「畏缩不前」。引《清史稿·卷一一·高宗本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围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成语解释畏葸不前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畏惧怯懦,不敢前进。清史稿˙卷十一˙高宗本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围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亦作畏缩不前。
其他释义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
《清史稿·高宗本纪》:“丁卯;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近反义词
畏葸不前造句
1.在困难面前不能畏葸不前,而应当顽强拼搏,勇往直前。
2.只见那方才仍在破空而去的钢枪就这样突兀地悬停在了半空,文风不动,竟像是刹那褪去了锋锐,畏葸不前
3.妾于忏悔中挣扎,犹豫不决,畏葸不前
4.然妾心忏悔,百般挣扎,踌躇徬徨,畏葸不前
5.然妾心忏悔,百般挣扎,踌躇彷徨,畏葸不前
6.虽然这次竞赛我没考出考成绩,但是我不会放弃努力的。如果一次两次的失败就畏葸不前,就会很难取得大成就的;不仅如此,还会让我们丧失前进的动力。
7.一是耗费国帑整建水师,却未立尺寸之功,未诛海盗一人;二是开门揖寇畏葸不前,致令夷军入境勾留月余,有辱国体;三为隐瞒不报欺上瞒下。
8.看他如何畏葸不前,如何惶惶终日,既说不上不朽,更无神圣可言,不过是自己思想的奴隶和囚徒,不过是自己辛劳换来的一个名声。
9.在改革的道路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决不能畏葸不前,而应该知难而进。
10.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畏葸不前
畏葸不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