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见微
jiàn wēi

【拼音】:jiàn wēi

【注音】:ㄐ一ㄢˋㄨㄟ

【结构】:见(独体结构)微(左中右结构)

【繁体】:見微

字义分解
见微的解释
词语解释
从小处看到迹兆。见微[jiànwēi]⒈从小处看到迹兆。
基础解释
从小处看到迹兆。
引证解释
⒈从小处看到迹兆。引《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汉书·杜周传赞》:“庶几乎《关雎》之见微,非夫浮华博习之徒所能规也。”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洪涛崔巍,轻艘尘漂,力与心违,徒嗟泣而罔建,乃悟达者之见微也。”《南史·傅亮传》:“自知倾覆,求退无由,又作辛有、穆生、董仲道赞,称其见微之美云。”
网络解释
见微见微,指从小处看到迹兆。语出《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汉语大词典
从小处看到迹兆。《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汉书·杜周传赞》:“庶几乎《关雎》之见微,非夫浮华博习之徒所能规也。”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洪涛崔巍,轻艘尘漂,力与心违,徒嗟泣而罔建,乃悟达者之见微也。”《南史·傅亮传》:“自知倾覆,求退无由,又作辛有、穆生、董仲道赞,称其见微之美云。”
其他释义
1.从小处看到迹兆。
见微造句
1.见微知著,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渗透着丝丝爱意。
2.见微知着,由小见大,诸如此类,乱七八糟,反正我是生出了很多感慨,想到了很多事情,很多细节,此间与你们回忆一二。
3.见微知着,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这样的年轻人怎么接班?三是缺乏传承。
4.“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本领建立在对基层建设特点、规律的深刻认识上,“见微知著”的能力建立在对基层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深入研究上。
5.此次台中市立委的“微型选举”可以“见微知着”,由局部看全部,由表象看本质,关键在此。
6.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喜欢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见微知著、以小便能见大,总的来说就是见一叶落知天下秋。
7.她呼吁当局必须见微知着,透过此次惨重火灾,反思南部整体医疗资源是否已经面临匮乏、城乡间照护资源落差是否过大。
8.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9.同行们能见微知著,但一般公众往往会忽视底层构造。
10.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细节检验着一个人是否有见微知著的真功夫,是否有明察秋毫的眼光,是否有于细微处洞彻事理的头脑。
见微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