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象罔
xiàng wǎng

【拼音】:xiàng wǎng

【注音】:ㄒ一ㄤˋㄨㄤˇ

【结构】:象(独体结构)罔(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象罔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不真切;模糊不清。2.古代中国寓言中的人物。象罔[xiàngwǎng]⒈亦作“象网”。《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一本作“罔象”。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⒉不真切;模糊不清。
基础解释
1.不真切;模糊不清。2.古代中国寓言中的人物。
引证解释
⒈亦作“象网”。《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引《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一本作“罔象”。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唐赵嘏《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诗:“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明刘基《贺新郎·愁思》词:“赤水珠沉迷象罔,暗尘深、不见长安道。”王闿运《秋醒词序》:“岂象网三求之后,将钧天七日之终。”⒉不真切;模糊不清。引宋朱熹《感兴诗》之一:“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
网络解释
象罔古代中国寓言中的人物,出自《庄子》。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
综合释义
亦作“象网”。《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一本作“罔象”。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唐赵嘏《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诗:“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明刘基《贺新郎·愁思》词:“赤水珠沉迷象罔,暗尘深、不见长安道。”王闿运《秋醒词序》:“岂象网三求之后,将钧天七日之终。”不真切;模糊不清。宋朱熹《感兴诗》之一:“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
汉语大词典
(1).亦作“象网”。《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一本作“罔象”。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唐赵嘏《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诗:“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将双耳负伶伦。”明刘基《贺新郎·愁思》词:“赤水珠沉迷象罔,暗尘深、不见长安道。”王闿运《秋醒词序》:“岂象网三求之后,将钧天七日之终。”(2).不真切;模糊不清。宋朱熹《感兴诗》之一:“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
其他释义
1.亦作'象网'。《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一本作'罔象'。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2.不真切;模糊不清。
象罔造句
1.现科学证明,电子、中子中,还有反电子、反中子,统称反物质或暗物质,现代又发现“上帝的粒子”之说,则“象罔”之说,也算来自想像的预见吧。 
象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