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倭人
wō rén

【拼音】:wō rén

【注音】:ㄨㄛㄖㄣˊ

【结构】:倭(左右结构)人(独体结构)

【简体】:倭人

【繁体】:倭人

字义分解
倭人的解释
词语解释
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倭人[wōrén]⒈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
引证解释
⒈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引《汉书·地理志下》:“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餘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卷二:“高丽白松扇……正今摺扇,盖自北宋已有之。倭人亦製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花月痕》第五十回:“遥见无数倭人,刀如霜白,枪似林苍。”
网络解释
倭人倭人,《论语》中认为倭乃九夷之一;汉代以来专指日本列岛的人,本无贬义,可能于元明时期开始带有贬义。
综合释义
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汉书·地理志下》:“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餘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卷二:“高丽白松扇……正今摺扇,盖自北宋已有之。倭人亦製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花月痕》第五十回:“遥见无数倭人,刀如霜白,枪似林苍。”倭人[wōrén]即今日本人也,昔称倭人。《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
汉语大词典
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汉书·地理志下》:“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馀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卷二:“高丽白松扇……正今摺扇,盖自北宋已有之。倭人亦制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花月痕》第五十回:“遥见无数倭人,刀如霜白,枪似林苍。”
其他解释
即今日本人也,昔称倭人。《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
其他释义
1.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
倭人造句
1.倭人为寇,是为倭寇。但恶劣的品行并不能否定他们的战斗力,且不说这帮人的武艺和战术水平,单说人家冒着掉进海里喂鱼的危险,跑上千里路来抢劫,就能充分说明他们的犯罪决心和毅力。
2.棒子獬豸、倭人八歧、英美该隐通通踩在脚下!让尔等知道我华夏之神威不可犯!
3.铭军力弱,义州屏蔽奉边,仅隔一江,又为前敌各军转运之所;倭人惯用抄截后路,分进合围之术,势亦可危。
4.奈何,这祸斗屠杀的倭国人,它并不知道秦朗视倭国人为刍狗,秦朗虽然不屑于屠杀这些倭人,但他并不反对祸斗对他们进行屠杀。
5.即使打败了失道寡助的朝鲜政府,可朝鲜政府的背后还有强大的大清以及垂涎已久的东洋倭人
6.于是带着倭人潜入江湖,趁着中原群雄在金家抢夺刀谱之际灭了金家,使得江湖各大门派说不清楚。
7.众女儿虽不明其事,却也听得扼腕大怒,群雌粥粥,誓与倭人决一生死。
8.大海,休得胡说,兄弟们的性命岂能视同儿戏,对付倭人,我们能不近身作战就不近身作战。
9.广州是五方杂处之地,倭人他见得多了,这三人虽不蓄发,却不是倭人常见的髡发,内中一个头发剃极短,仿佛头陀一般,另二个稍长。
10.杀倭令一出,百姓欢呼雷动,积极配合官府抓捕倭人,有的人却胆大包天,竟然通风报信,甚至于将倭寇私藏在府中。
倭人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