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裹足
guǒ zú

【拼音】:guǒ zú

【注音】:ㄍㄨㄛˇㄗㄨˊ

【结构】:裹(上中下结构)足(上下结构)

【简体】:裹足

【繁体】:裹足

字义分解
裹足的解释
词语解释
裹足guǒzú。(1)裹脚。喻指停足不前。裹足[guǒzú]⒈裹脚。喻指停足不前。例裹足不入秦。——李斯《谏逐客令》英foot-binding;
基础解释
[foot-binding]裹脚。喻指停足不前裹足不入秦。——李斯《谏逐客令》
引证解释
⒈包裹其足。引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酒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窋室裹足。”⒉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引《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蹷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史记·李斯列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齎盗粮’者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豪杰之士,安得不短气;有志之徒,安得不裹足。”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孤本为世所重,新翻印为人所轻,定价太贵,深恐购者裹足不至。”⒊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欲攻宋,墨翟闻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后遂用作典故,形容行路的急切与艰苦。引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騖。”《明史·贾三近传》:“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⒋指行李盘缠。一本作“果足”。引宋洪迈《夷坚甲志·佛还钗》:“恐汝无裹足,赠汝金釵。”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钱南扬校注:“裹足,即下文的查果金珠。查果,即行李……字应作‘遮裹’,谓遮裹身体的衣被。金珠能满足沿路的开支,而不致欠缺,故云‘足’。”《宣和遗事》前集:“那杨志为等孙立不来,又值雪天,旅途贫困,缺少裹足,未免将一口宝刀出市货卖。”⒌指旧时女子缠足。参见“缠足”。引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杭州赵钧臺买妾苏州,有李姓女,貌佳而足欠裹……赵欲戏之,即以《弓鞋》为题。女即书云:‘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亦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清王逋《蚓庵琐语》:“﹝康熙﹞元年以来,所生之女,禁止裹足。”
综合释义
包裹其足。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酒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窋室裹足。”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蹷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史记·李斯列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齎盗粮’者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豪杰之士,安得不短气;有志之徒,安得不裹足。”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孤本为世所重,新翻印为人所轻,定价太贵,深恐购者裹足不至。”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欲攻宋,墨翟闻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后遂用作典故,形容行路的急切与艰苦。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騖。”《明史·贾三近传》:“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指行李盘缠。宋洪迈《夷坚甲志·佛还钗》:“恐汝无裹足,赠汝金釵。”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钱南扬校注:“裹足,即下文的查果金珠。查果,即行李……字应作‘遮裹’,谓遮裹身体的衣被。金珠能满足沿路的开支,而不致欠缺,故云‘足’。”《宣和遗事》前集:“那杨志为等孙立不来,又值雪天,旅途贫困,缺少裹足,未免将一口宝刀出市货卖。”一本作“果足”。指旧时女子缠足。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杭州赵钧臺买妾苏州,有李姓女,貌佳而足欠裹……赵欲戏之,即以《弓鞋》为题。女即书云:‘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亦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清王逋《蚓庵琐语》:“﹝康熙﹞元年以来,所生之女,禁止裹足。”参见“缠足”。裹足[guǒzú]双脚受到束缚。比喻停止不前。《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女子缠足。盘缠、旅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也作「果足」。裹足[guǒzú]双脚受到束缚。比喻停止不前。【造句】裹足不前、裹足不进。裹足[guǒzú]女子缠足。【造句】旧时妇女裹足的习俗,是很不人道的。
汉语大词典
(1).包裹其足。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酒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窋室裹足。”(2).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史记·李斯列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豪杰之士,安得不短气;有志之徒,安得不裹足。”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孤本为世所重,新翻印为人所轻,定价太贵,深恐购者裹足不至。”(3).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欲攻宋,墨翟闻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后遂用作典故,形容行路的急切与艰苦。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明史·贾三近传》:“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4).指行李盘缠。宋洪迈《夷坚甲志·佛还钗》:“恐汝无裹足,赠汝金钗。”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钱南扬校注:“裹足,即下文的查果金珠。查果,即行李……字应作‘遮裹’,谓遮裹身体的衣被。金珠能满足沿路的开支,而不致欠缺,故云‘足’。”《宣和遗事》前集:“那杨志为等孙立不来,又值雪天,旅途贫困,缺少裹足,未免将一口宝刀出市货卖。”一本作“果足”。(5).指旧时女子缠足。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杭州赵钧台买妾苏州,有李姓女,貌佳而足欠裹……赵欲戏之,即以《弓鞋》为题。女即书云:‘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亦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清王逋《蚓庵琐语》:“﹝康熙﹞元年以来,所生之女,禁止裹足。”参见“缠足”。
国语辞典
双脚受到束缚。比喻停止不前。裹足[guǒzú]⒈双脚受到束缚。比喻停止不前。引《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⒉女子缠足。⒊盘缠、旅费。也作「果足」。引《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
辞典修订版
双脚受到束缚。比喻停止不前。《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女子缠足。盘缠、旅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也作「果足」。
辞典简编版
双脚受到束缚。比喻停止不前。 【造句】裹足不前、裹足不进女子缠足。 【造句】旧时妇女裹足的习俗,是很不人道的。
其他释义
1.包裹其足。2.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3.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欲攻宋,墨翟闻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后遂用作典故,形容行路的急切与艰苦。4.指行李盘缠。5.指旧时女子缠足。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裹足造句
1.当抑郁患者发出疑问、覆考虑,且裹足不前时,躁狂患者则以充份的活力与信心勇往直前。
2.伯圭兄,今天我等所带三千精锐骑兵还没有参战,我想今天晚上我们可以马衔棍,以布裹足,趁夜色突袭贼兵大营,定能有所收获。
3.想要有所成就,你得改变这种裹足不前的态度,赶快掌握机会向前衝吧!
4.我最担心的是我死了之后,天下人看见我尽忠而死,不敢再到秦国来。
5.奥巴马政府上台上重新提起的和平进程,又裹足不前。
6.成功人记住经验,忘记痛苦所以勇往直前;失败人记住痛苦忘记经验所以裹足不前。
7.承认自己的恐惧毫不可耻,可耻的是你因害怕而裹足不前。
8.假如你疑虑太多而裹足不前,恐怕很快地你就会落后了。
9.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10.生存,以至生活得好好,原来可以毫不费劲。在他人得倒退或裹足不前中得到进步,在他人朽坏得不幸中,拾到自己的幸福。“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裹足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